|
|
发表:2001/9/6 1:42:42 人气:418
|
楼主 |
随谈轻音乐——之二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三大轻音乐乐队之一。 接触詹姆斯的音乐比接触保罗的迟,但是比较起来,磁带倒比保罗的磁带多的多。有趣的是,后来改听CD的时候,却又很少觅到他的CD了。这个一脸笑容的德国老头,玩出的音乐就是不同凡响。 与其他二人一样,詹也是正规的科班出身,毕业与德国一所很有名的音乐学院。并做过乐队的大提琴演奏员。后来自己组织了一个乐团,在欧洲一举成名,并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詹能与保罗莫里哀,曼托瓦尼齐名,自有其与众不处。他的过人地方,就是乐观,积极,他的音乐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感染力极强。并能把人声这世上最美妙的乐器带到自己的音乐中,作为他的音乐不可缺少的和声,且多数是无声哼唱,那烘托出来的音乐的意境,极为优美。他的乐队从不拘于形式,只要需要,他就能作出最让人满意的变化,以各种不同的组合来演奏各种音乐。他的曲目极其广泛,不管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歌舞剧音乐,影视插曲,流行音乐等等,直至南太平洋岛国上土著音乐,全都囊括,前几年还出过一张近来最流行的电子舞曲。不过,更多的还是改之古典音乐,加入了他的风格的古典音乐却是平易近人的。 想领略詹的美妙之处,听听他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是耳熟能详的。刚开始的几下吉他的分解和弦就已经营造出与原来的歌曲不同的美感,打击乐轻快的节奏,人声哼唱在弦乐的伴奏下加入,时弱时强,时远时近,一派温馨浪漫的俄罗斯风情扑面而来。整首乐曲演奏的如梦似幻,优美至极。再来一张《天堂鸟》,只听第一首,《康塔尔的早晨》,那起句,一声悠扬清亮的排箫,就足以让你心随它飞!再来一首贝多芬的名作,《致爱丽丝》,却也是无词人声哼唱,那是什么样的美感?不自己领会怎得妙处! 有人这么形容过,“曼托凡尼像一个年长一点的人,他的典雅使你总是很尊敬他;詹姆斯-拉斯特那股子忧郁味道实在让人爱慕,甚至为此不能自拔;而保罗-莫利哀就像那个很浪漫却话又多的人,总会在你失落时让你破涕为笑”。我听詹姆斯拉斯特却是他的独特的美,无以言说,心旷神怡的美!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