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1/11/18 20:44:03 人气:287
|
楼主 |
许久不见夕阳!
前几天在新浪瞎聊,那里是可以用过客登录的,名字是一串字母和数字。 我很喜欢那样的状态,在那里我仿佛一个初生的婴儿,不再是那个很能写有过很多故事的人,就不用做很多无谓的解释,也不用有在西祠改名字聊要担负对朋友内疚的感觉。那里让我想起一首很久以前的歌,崔健的:“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让每个人都看见我,却不知道我是谁。”这首二十年前的歌倒是挺应今天网络聊天的景,蛮有趣。 直到一次和一个人聊了很久,终于他说:“你还是改个名吧。” 我笑:“是啊,和一串数字聊天,总是觉得没有着落,仿佛在河边去拂那枝迎风飘摇的柳条,却一下子摸了个空。”我想,改个什么名呢?从电脑前抬起头来,我把目光投向窗外的天空。 我专门把电脑安排在这个有着大窗户的房间,抬头就正对着远方的山和山以外的天空,这样白天上网,可以看青山不动云卷云舒,晚上则可以看灯火阑珊繁星万点。网络这东西,若是不加上大自然的调剂,大抵会跑偏。 我抬头的时候,窗外正是“黄昏无限好”的时段,于是这个词就很自然的敲了进去。那位朋友笑:“你好老的心境的。” 是吗?我的心境真的很老吗?不得而知。我也笑,又敲进了几句话,依稀记得的还有:“黄昏无限好,夜色更迷人。纵有夕阳不能挽,寂寥向秋深。”打字的时候并未在意,字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却悚然一惊,夕阳?——久违了啊。于是我问:“你有多久没看过夕阳了啊?”他迟疑良久,回答:“很久了。” 是啊,很久了,还有多少人能注意到夕阳,还有多少人有心情去看夕阳,还有多少人有心量放的进夕阳。
印象中的夕阳是绝美的。小时候在乡下,无边的夕阳和晚霞,一向是大自然最完美的配合,是不需要山水映衬,不需要挑地方就可以享用的绝妙好景。夕阳如画,晚霞似染,然而这世上又哪有那样的圣手绘的出那样的画,染的出那样的色!躺在河边松软的地上,枕着泥土的清香,看着那个红彤彤的圆一点点儿融入天幕,仿佛在云的怀里带起一丝丝的涟漪。那宛若风中裙裾的颤动,是可以令人目摇神移忘掉一切的。在那时候,水草间的娃鸣、风中的柳叶声都会放弃自己的权力,让你专心的投入到夕阳的世界里去。 记得一次和朋友在海边散步,恰好是黄昏——自然并非刻意,和夕阳的那次邂逅纯属偶然。朋友将要远行,对我说:陪我去看看海吧。于是我推了俗事,陪了她,也陪了夕阳。说起来,受益最大的还应该是我了。 那天的夕阳令我们几乎忘了离情别绪。耳边是沧桑了亿万年的海涛,脚下是还略有些炙热的柔软,看着那火红火红终于抵不住时间落入浩瀚的清凉世界,我们都目眩神迷。 然而,无论夕阳多好,都是留不住的,它终于还是要去它该去的地方。只是,将行未行将入未入的那一刻,会有一个最美丽的瞬间留给我们。或许,夕阳也有些舍不得喜欢它的人吧。 佛家云,智慧如大火焰,一切外道思想都只会让火焰更加炽烈,又如大海水,可以容纳一切,那么,这两样东西的结合,怕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这世上还有比太阳更大的火焰吗。 夕阳晖映下,她的长发被染成了金黄,略带一点晚霞的味道,在海风里飘扬飞舞。从我的角度看过去,夕阳恰好在她的眼睛里,她的眼睛晶亮亮的,竟有些光晕流转。一时间,我有些迷惑,不知是落入大海的夕阳好看些,还是落入她眼睛的夕阳好看些。
我终于还是个懒人,少有自己跑去看夕阳的念头,“出山泉水浊”,免不了俗事缠身。黄昏时,往往是最繁忙的,否则就是忙着往家赶,拥挤的楼群人群里,是看不到夕阳的,有的话,怕也是没什么心思看的。 我放电脑的房间窗户朝南,向晚时候,黄昏抬眼可见,夕阳却由于视野不阔,是看不到的,须怪不得我吧。 |
|
|
----------------------------------------------------------- 我相信机会只青睐那些懂得追求她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