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2/1/7 12:05:46 人气:207
|
楼主 |
七十年代生人的个人历史 (孤灯残酒)转新浪
七十年代生人的个人历史(网管是吗?) 孤灯残酒 12月29日 22:28:54
--------------------------------------------------------------------------------
再过几天就是2002年,生于七十年代的这拨人,最大的三十二,最小的二十三。做为最早出生于七十年代的人随手间记下从小到大的一些事情。要不,再过几年,恐怕会忘记。
知道红小兵、“四人帮”,参加过宋庆龄的追悼会、刘少奇的平反大会,往墙上刷过“抓纲治国、以粮为纲”的标语,同学里不只一个叫国庆、卫星、捍东的。 (七十年代后期出生的当然不会经历这些,他们刚上小学时候没什么大的政治事件,通常是用粉笔在墙上写:“某某是傻瓜。”)
用过粮票布票油票豆腐票,拎着瓶子打过酱油。
收藏有二十本以上的小人书,看过五遍以上《少林寺》。
记得《大西洋底来的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唱过“七大马力十大神力啦啦啦铁臂阿童木”。七十年代末期出生的小时候记得的是花仙子、蓝精灵。
推铁圈、吃小豆冰棍、看过五分钱一场电影。用泥巴做过炮楼,学着小兵张嘎点燃。用废笤帚玩过火把,自己生火,烤过土豆地瓜。拍四角,集烟纸,缠炮线,用铁丝、皮筋做纸弹枪,拿报纸做风筝。
城里出生的家中兄弟姐妹一般二到三人,农村的稍多。大的不爱带着小的玩儿,小的总爱粘着大的,经常看到大的撒着欢跑,小的在屁股后面哇哇哭。(七十年代末期大多已是独生子女,没有这待遇。)
睡过抗震棚。
帮老爸买过冬储菜,在地上挖过坑埋过萝卜。
作文里用得最多的词是“改革大潮席卷神州”。后来多改成“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类。
男孩玩对拐、粮店、打山救火,女孩子跳皮筋、抓羊拐(各地略有差异),男孩女孩一般不在一起玩儿。
喜欢过程琳的〈酒干倘卖无〉、张行的〈迟到〉、朱晓琳〈那一年我十七岁〉。后来是费翔和齐秦。
看港台录像、玩电子游戏、跳霹雳舞、听摇滚音乐,都痴迷过。腰里别随身听,西装和太阳镜上留着商标。
听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英模报告,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七十年代末的大多听的是劳模的报告。)
不管是否传阅过,至少知道手抄本的《少女之心》、《曼娜回忆录》。在学校被老师或同学搜过书包,查有没有手抄本。
用铁锹或板砖打过架,后来改用匕首和马刀,最不济也要装着家里的旧菜刀。打架以恫吓为主,人数上占优时是非打不可的。谁要进过看守所或审查站,彻底成了没人敢惹的主儿。
在课桌上刻“三八线”及书法(个别人擅长彩绘)。
谈恋爱好象比哥哥姐姐们容易。
学过女排的“拼搏精神”,在笔记本上写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帮父母排队抢购过冰箱彩电洗衣机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因为怕涨价。
看过《寡妇村》,学会了说“少儿不宜”。
让港台和日本电视连续剧迷住过,喜欢过翁美玲、山口百惠、霍元甲和许文强。
小学打乒乓球,初中打排球,高中打篮球,大学踢足球。
“六*四”的时候,70、71年出生的正在上学或者刚参加工作(包括参军),无论是静坐的还是平暴的,很多曾是同学;而其他七十年代出生的此时有一部分借机逃课,在事件过后向学校写汇报,交待自己这一期间的去向。
读过金庸古龙三毛席慕容北岛汪国真王朔钱钟书张爱玲,最后还是发现小时候的连环画印象最深。
在深圳、海南、广州、珠海打过工,或在其他地方有过类似的打工经历。
结婚时使用车队并且录像,男穿西装、女穿婚纱,一般都在饭馆餐厅酒店请客,多数人结婚后就和父母分开住。(七十年代末出生的,此时大多还在谈恋爱或者准备谈恋爱。)
生了男孩喜上眉梢,生了女孩也好也好。
干过传销、卖过保险,至少是自己的亲戚朋友中有人从事过这一活动。
不大为长工资或下岗之类的事烦心,常常为不能找到更好的赚钱方式而苦恼。
中英谈判成功的时候还觉得很遥远,一转眼香港已经回归。
传闻过“一九九九世纪大劫难”,并平稳地度过了世纪末的最后一天。 以下是对论题七十年代生人的个人历史(网管是吗?)的回复∶ 月升沧海 12月30日 00:06:18
--------------------------------------------------------------------------------
错啦: 是“七大神力十万马力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张铁蛋 12月30日 00:23:21
--------------------------------------------------------------------------------
记得我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枪与玫瑰 12月30日 00:36:50
--------------------------------------------------------------------------------
错啦,俺怎么记得是“七大神力十万马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哥几个,欢迎《军营》一聚!!1
bean168 12月30日 00:37:15
--------------------------------------------------------------------------------
我生于于1969,我的经历和你一模一样,不过我大学里最难忘的歌是一无所有和血染的风采, 我觉得你说的这些应该是1967-1972年生人士的历史更合适。
张铁蛋 12月30日 01:14:25
--------------------------------------------------------------------------------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在昆仑山下的小城,上小学,坐在部队家属院后院土墙上,朝着小城露天影院,几乎天天看电影《流浪者》,一天是汉语片,另一天是维吾尔语,玩弹壳,冬天在地上挖洞支砖逮鸟,夏天去沙漠大湖扯水草作船,躺上去浮来浮去,秋天躺沙丘上看雁,春天闻沙枣花香,放风筝有时会挂到天线上,常去玩战士床头的冲锋枪,平时摆弄部队操场边一大堆生锈的四管14。5MM高射机枪,再玩也没有大人说,或者爬进破了的履带式运输车里玩,十轮越野车,它们都是从昆仑山上拉下来的。
一来新电影,就跟着放映队的战士到处去看,每次晚上看电影战士全要背枪在身。有时听说看内参片,比如苏军演习,也偷偷去看,
小时跟大人坐空军的安-26去乌鲁木齐,才第一次知道飞机尾巴也可开个大门,跳伞用,老父一次去乌鲁木齐空39军部大楼汇报工作,门口两个卫兵挺严肃。我大概太小也没人拦,也跟了进去,楼内有的办公室门口也有卫兵站岗,看了〈少林峙〉后也开时习武,打断了不知多少根白蜡杆棍子,
梢大一点,就开始钻研军事知识,常和小伙伴争论J8 J7 J6的强弱,有时也去机场看大鼻子老外----巴基斯坦飞行员,开中国卖他们的J6试飞。
张铁蛋 12月30日 03:23:20
--------------------------------------------------------------------------------
记得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上小学,
我那时求知欲特强,凡是能找到的书都要看它个天混地暗,有时走在路上看到一张小纸片也要捡起来看一番,
那可是在昆仑山脚下啊!书太少!
经常跑到城里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里看,到别人家里也是先到处找书,
我有很多弹壳,弹夹,就拿它们和地方上的小朋友换书,
最得意的一次是用一个56步枪弹夹,一袋(100多个)弹壳,一个12。7MM机枪子弹,换了一套〈〈三国〉〉小人书,几本小说。
还有就是从一个同院的小伙伴那儿,让他偷了他爸一本军用飞机手册,也常常偷部队图书室里的军事书籍,很多是内部出版,。。。他还以为我只有几岁啥也不懂!!哈哈!!!
当时虽小竟也养成了过目不忘的本事,记下了近百种飞机,几十种舰船的性能数据,随便就能画出一幅兵器图来,小学没毕业,我都觉的自己比当团长的老爸懂的军事知识都要多!哈哈哈!!!
shuda 12月30日 08:47:34
--------------------------------------------------------------------------------
好凄惨。
出生入死 12月30日 11:01:52
--------------------------------------------------------------------------------
什么叫凄惨!那个时代很值得怀念的,现在的小孩很难再有机会一大群人满世界乱跑了,人多了,车也多了!只能一个人在家里。我当时住在大院,一到晚上吃饭的时候,各家大人就开始站在门口喊自己的小孩!一群野小子从犄角旮旯里冒出来,各个蓬头垢面。场面壮观
阿童木 12月30日 11:24:40
--------------------------------------------------------------------------------
其实小时候挺惨的~~ 现在人家看我都说小时候没见长这么帅啊?只记得穿得破破烂烂流着两道鼻涕整天跑来跑去玩打仗。 唉,老毛啊,要不是文革,也许会生活得更好一点。 算了,反正我最敬佩的还是老毛。
轰八 12月30日 13:29:53
--------------------------------------------------------------------------------
小时候挨过饿,知道联产承包的好。
撞沉吉野N次 12月30日 14:30:10
--------------------------------------------------------------------------------
除了睡地震棚,你说的事我全经历过。包括《少女之心》的手抄本,还有一点你忘了,就是都听过迟志强和郑智化的歌。
穆山人 12月30日 15:10:03
--------------------------------------------------------------------------------
1小时为了找一本书,可以跑一下午,那时大多是打阶级敌人的,歪把子机枪是最厉害的武器。 2暗恋上射雕中的黄蓉,后来听说黄蓉叫翁美玲,觉得怪怪的,又听说翁美玲死了,大哭了一场,好长一段时间觉得人活着没意思。 3后来又喜欢上邻座的女同学,喜欢星期天可以不上课,但想到见不着她了,又觉得星期天不好,那时那个女同学的一举一动看来都是美不可言,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夏天,她把袖子挽起来,我整整一节课在偷着看,可恨老师后来把座位换了,我于是给与她同座的男同学起个外号叫老婆子以示我比他强。 这个男同学现在死了。他在部队当兵时,因尿床被看不起,有一天梦见紧急集合,从床上掉下来受伤退伍。后来结婚,因母亲不喜欢儿媳妇,将其赶走,我同学要接回来,他妈不让,于是我同学就从楼上跳下了。 我邻桌的女同学至今也不知道我是那样喜欢她,也已经失去了联系。 4小时爱拿星空图在晚上找星星,想以后当天文学家,后来听说眼睛近视不能学天文,就又受了一次打击。再后来崇拜拿破仑,毛泽东。 5看了少林寺,自己练功夫,蹲马步,就是不懂王仁则对着女演员说这个野味是什么意思,明明是个人,不是打来的动物。 6那时应该很苦,可想起来依然是阳光明媚。
朱继团 12月30日 18:21:34
--------------------------------------------------------------------------------
我六十年代末的,感觉上要更真实。 哪时候而且比小弟弟们懂事,所以留驻脑海的记忆更深一些。
北国 12月30日 18:22:18
--------------------------------------------------------------------------------
那时应该很苦,可想起来依然是阳光明媚。——非常赞同
张铁蛋 12月30日 19:11:08
--------------------------------------------------------------------------------
在新疆沙漠上小学时,一到考完试,有一个好习惯,大家聚到教室后边的操场上,把书包里的书啊,本子全拿出来,点火烧掉,看着那袅袅清烟飘上去,手里卷一根莫合烟,别提有多开心(平时有很多老师撕我们的本子卷烟抽)。
等到发了成绩单,开完会,我们待到老师们走的差不多时,就一起甩石头子打教室玻璃,稀哩哗啦,还没等大人跑过来,我们早以翻墙逃走!
-------
那时候,一到过节,自然是要跟大人们一起会餐,那些战士会完餐,好多人会喝的东倒西歪,大家把碟子,碗,酒瓶全扔到房顶上去(那时营房都是平房),我呢,过几天后就会叫上几个小伙伴,拉着架子车,提着麻袋,从窗户上爬到房顶捡酒瓶,然后到酒厂卖酒瓶。得了钱大多用来买书。
小时侯,有一次坐航测团的伊尔-18去乌鲁木齐,前面坐人,后面放货,起飞时吐了个一塌糊涂。
有一次飞机路过阿克苏机场,中间停下来吃饭,看到一架伊尔-14起飞,一群军人不知是在玩还是干嘛,拉着飞机后边,最后飞机转了一下上了跑道飞走了,那些人有的军帽被吹走,跑着去捡,哈哈哈!!
伤心桥下 12月31日 10:12:02
--------------------------------------------------------------------------------
我是72年的。看到这些文字很亲切。 那时候……
冰焰 12月31日 14:10:57
--------------------------------------------------------------------------------
生于79年,上不着村,下不着店
大武遍者 12月31日 15:03:48
--------------------------------------------------------------------------------
跟72.12.28的我记忆中的一样。所以有时真的很可怜现在城市的小孩。
suron 12月31日 16:18:59
--------------------------------------------------------------------------------
82年又是什么样呢?
纽伦堡红军 12月31日 20:09:47
--------------------------------------------------------------------------------
我是71的。 阿童木版本觉得以枪花的为准。
风色满楼 12月31日 21:39:27
--------------------------------------------------------------------------------
我是74的,记忆里最清楚的是看那个《嘉里森敢死队》还有就是《黑名单上的人》 还是9寸的黑白。 我是连环画看着长大的。呵呵,《三国演义》是我觉得绘画最出色的了。 稍微大点了,就在被窝里打手电看那个《笑傲江湖》呵呵,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没有现在的孩子的节目多,没有80年代出生的孩子这样丰富的娱乐,但是我觉得我那个时候一起的孩子,自己动手做了很多东西,板车,弹枪,还有很多,也觉得很好。回想起来,还时常怀恋。
89的时候,我们还在上中学,天天看新闻,也觉得热血沸腾。也上街。 那个时候大约还是有点懂事了,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但是觉得学生们完全没有错,是爱国的。
绝岭之风 12月31日 21:46:04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风光鱼 12月31日 21:58:57
--------------------------------------------------------------------------------
过年的时候,排长队买过不要计划的灯泡。
看过《铁臂阿童木》,记得啦啦啦半天后,有一句“铁臂、阿童木、爱科学的好少年”。第一个广告也是在这时看到的,是一堆排得很整齐的痰盂。
看过《加里森敢死队》,练过飞刀,扎伤同学眼睛的可不是我。
十岁生日哪天,英语听写不及格,被罚放学后听写十遍,黑灯瞎火回到家,发现满满坐了一桌长辈。
读初中的时候,和同一个年级的表姐没在学校说一句话。
放《血凝》时电视机要搬到路上放,RH阴型AB型,周六周日才放一集,一个电视剧要放几个月。
89年上街去请愿,半夜走到红钢城。老爸大老远跑来看看我,前脚才走后脚就上了北京城。那年没级别搞不了贪污腐败,现在贪污腐败是满地开花。
“四个现代化”憧憬了多少年,到2000年才发现自己还是穷人。
无声 12月31日 23:23:56
--------------------------------------------------------------------------------
读小学时,放完假回校报到,每人都要交待假期里做了几件好事。这事弄得我每天扫大院,还要父母签字证明。
倚天剑 12月31日 23:57:03
--------------------------------------------------------------------------------
我是生于75年的,小时候想自己的LP要象穆念慈,十八岁时又想自己的LP 要有xx画抱上的魔鬼身材,现在只想找个不讨厌自己而自己又不讨厌的结 婚算了,以前总是想遇到小说电影一见种情,轰轰烈烈的爱情,现在发现其 实结婚的双方并不一定要多么相爱,彼此不讨厌就行了,中国老百姓中恐怕 90%的婚姻是这样的. 以前对腐败恨之入骨,总觉的这世界不公,现在抱听之任之的态度,就象天 要下雨一样,麻木了.这就是长大的标志吧
|
|
|
----------------------------------------------------------- 就让往事都随风都随风…… 老虎没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