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2/7/26 5:38:34 人气:342
|
楼主 |
一曲难忘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一首难忘的歌。 “Don't cry for me,Argentina,the truth is that I will never left you.”一个并不高明的女声,却总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 许多歌儿听起来句句悦耳,却没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就像那些性格乏味的甜妞,百般讨人欢心,却甜得令人生厌。而有的歌儿开始得平平淡淡,却在你几乎要失望的时候忽然响起一段旋律,令你怦然心动,惊讶不已,甚而如醉如痴,魂不守舍。再听一遍,你就会发现开始的平淡似乎变成了一种诱惑,就像一个宫女,带你穿过迷宫,去见一位女王;又像一种允诺:只要有耐心,你会得到更好的东西。平原尽头,耸立着令人神往的圣山;而在荒漠深处,则隐藏着泉水铮琮的花园。 我是个品味单纯的人,听多了克莱德曼我会头疼。我不喜欢糖里面的糖精,高潮里的高潮。而在克莱德曼的音乐里这两样东西都太多。我时常想品尝一下音乐里的苦味,像春天雨后杨树叶儿发出的那种苦味。 所以我由衷地讨厌美国。美国音乐、美国电影、美国女人,一切带有美国气息的东西都在赤裸裸的炫耀:“我的乳头,我的屁股,我的资本,我的自由”。美国文化的胜利,是因为它带有那种下贱的讨好一切人的性质。彻底的放纵、无休止的高潮——美国向全人类最粗鄙的本能发出呼吁。在美国人的字典里,难得找到含蓄和回味。美国总是在俗不可耐地叫卖,把一切都推到前台。美国就是一个屁股,所以蠢人们才会心向往之。 然而,正如尼采所说:“高贵的美总是缓慢地征服人心”,聪明的女人不会让人一览无余,高明的艺术家则懂得在作品中留下期待。 期待不仅美化了音乐,也美化了世上的很多东西。
|
|
|
----------------------------------------------------------- 走过,才知道路有多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