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2/9/23 3:39:37 人气:95
|
楼主 |
看看吧!孩子们!!!我们容易吗?
2002年正月初六上午,江苏省徐州市汽车客运东站走出一位老态龙钟的花甲老妪,老人前来寻认出走整整十七年的儿子,由此拉开了本文的序幕…… 一、气傲少年离家出走 1968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小栓出生在安徽省萧县祖楼的一个许姓农民家庭。母亲张西凤强忍刚刚分娩的阵痛,望着丈夫许忠明怀中刚出世的儿子,苍白的脸上浮现一丝喜悦。憨厚的许忠明抱着儿子乐得亲了又亲,是啊!千百年来中国农村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多子多福呀!孰不知儿多母受苦! 家中原有一子小华,许忠明对小栓更是格外疼爱,每逢赶集总是给小栓带回油饼、果子之类的食品。这在当时农村孩子的眼中是渴望而又不可及的呀!小栓幼年体弱多病,让父母添了诸多的焦虑和牵挂,张西凤时常深夜敲响村中赤脚医生的家门。后来小栓跟随村里的师父习武强身,体格日益健壮远离了疾病的困拢,张西凤这才稍稍放心。 萧县祖楼是鞭炮之乡,家家户户都有鞭炮作坊。许言明兄弟四人,家中劳力多,在农闲时依靠祖传的手艺生产鞭炮,销售收入补贴家用。小栓不喜欢读书,初中没毕业十五岁就辍学了。84年冬天,许言明染上肝炎去世了,家中的顶梁柱倒了,还留下大笔债务。张西凤搂着两个儿子和年幼的女儿红梅,红玲哭作一团。小栓的伯父和叔叔及时伸手相助,才使得张西凤一家渡过难关。丧父的打击令小栓心情万分悲痛,人也变得性格孤僻少言寡语。自幼习武的小栓好打抱不平,遇到持强凌弱的事情总是挺身而出,身上常常伤痕累累。小栓的义举赢得了年青人的敬佩,深感自豪,在乡邻面前脸面光彩。张西凤却怕儿子惹祸走上岐路,决定送小栓到外地学手艺。 1985年春天,十七岁的小栓去了濉溪县新城,在亲戚的皮鞋店里当学徒,小栓机灵好学进步很快,老板甚是欢喜。一直工作到春节跟前,张西凤托人捎信让小栓回家,说有重要的事情商量。会是什么事呢?小栓揣着疑惑的心情在天黑之前赶到村口,几个年青人似笑非笑地和他打招呼,小栓感觉有点奇怪。晚饭后,张西凤把小栓叫到东屋单独谈心,试探性地问他:“儿啊!娘今天叫你回来就是要和你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娘你快说呀。”小栓着急地催促着。 张西凤红着脸说:“自从你爹死后,家里的里里外外落在了娘一个人身上,挺难的是吧?” “嗯!”小栓低头应着。 “这几年多亏你三叔帮忙,三十多岁的人了,家穷没能娶上媳妇,我……我想让你三叔跟咱一起过日子,娘就嫁给他……” 小栓腾地跳了起来,指着张西凤怒喝道:“你……你真不知道丑!你对得起我死去的爹吗?” “啪”的一声,响亮的耳光扇在了小栓的脸上。小栓怨恨地盯了母亲几秒钟,捂着脸冲进黑黑的夜幕之中……第二天,家里人发现小栓失踪了。 二、漫漫寻亲路 “小栓可能回濉溪了,他只是一时赌气,别担心!”小华安慰着母亲。 “我担心小栓做傻事,你弟弟的脾气很倔强又暴燥,你还是去找找吧。”张西凤忧虑地嘱咐大儿子小华。小华骑自行车赶到濉溪的皮鞋店,亲戚说小栓根本就没回来。小华满城的转悠,问遍了所有的熟人都说没见到小栓。这下小华着急了。小华沮丧地回到家里,却又不敢说实情。张西凤从儿子支支吾吾的言语中猜出不妙,伤心地低着掉泪:“小栓,你去哪儿了……娘想你……” 小华把伯父许福贵和叔叔请来,商量怎么找小栓。全家人各自外出到亲戚家寻找,所有的亲戚都没见过小栓,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始终没有小栓的消息。张西凤终日以泪洗面,再伤心日子还要过下去,强忍着失子的伤痛,张西凤和丈夫(小栓的三叔)一起撑起了贫穷的家。邻居常常在深夜听到张西凤因思儿心切的喃喃自语。 92年春天,村里有位生意人王波对张西凤说:“嫂子!我见过小栓。”张西凤急忙抓着王波的手问:“你快说小栓……小栓在哪儿?”王波犹豫一会吞吞吐吐地说:“你听了可……可别着急,小栓……小栓被警察抓了,他在商丘汽车站偷钱包被派出所逮住了,我远远地看着小栓被铐着带走了。”张西凤闻听此言急火攻心背过气去,家人七手八脚地慌忙抢救,张西凤悠悠地醒来,哽咽地叹道:“我明天去商丘找小栓,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走错路不闻不问。” 张西凤风尘仆仆地赶到商丘车站派出所,值班长民警得知她为了挽救出走的儿子很远赶来,深受感动,从留置室提出偷钱包的毛贼。张西风仔细打量着此人,对着民警摇了摇头说:“长得太像了,可他不是我儿子小栓!” 贫困的家庭没有太多的路费外出寻找,可全家人都很留意小栓的消息。小华多次跟随建筑队外出做工,打工的同时也在寻找弟弟小栓的下落。张西凤的女儿红梅和红玲在浙江打工,有一次两人在湖州市的公交车上遇到一男子,红梅趴在红玲的耳边悄声说:“姐!你看那人是二哥吗?透过稠密的人群,看不太清楚那人的正面,姐妹俩跟着那个男子后面下车尾随到一个僻静的胡同里,前面那个男子猛然回头,不怀好意地奸笑:”两个妹子看上我了?那就一起陪哥哥玩玩吧!‘“姐妹俩清楚地看到此人不是哥哥小栓,遇到了流氓啦!急忙惊慌逃离。 张西凤复印了大量的寻人启事,每逢乡邻外出都要带上一份,请求帮忙寻找出走的儿子。张西凤常常在村口守望,拉住一个又一个回村的乡邻问个不停,从别人同情的眼神中读懂了令她失望的结果。家中的一子二女相继成家,就在小女儿红梅出嫁的婚宴上,张西凤触景生情痛放悲声:“小栓我的儿,你到底在哪里——” 三、出走少年十七年的打拼 小栓那天晚上甩门而出沿着乡间小路狂奔,脑海里充满怨恨和愤怒,直到筋疲力尽瘫坐在公路边。双目无力地望着天边的点点寒星,心中阵阵凄凉,想起父亲生前的关爱,丝丝缕缕让小栓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娘如今改嫁,今后我在人前还能抬起头吗?耻辱,天大的耻辱……”仿佛感觉到乡邻们都在背后指指点点,小栓仰天怒吼:“我再也不认这个娘,今后母子恩断义绝!”扒上过路的货车,小栓离家出走了。 86年春节,小栓流浪到徐州,没有身份证明,半大的孩子找不到工作,只好栖身在桥洞里。天空飘着零星小雨,小栓饥寒交迫病倒了。病中的小栓恍忽感觉到母亲在一勺一勺地给自己喂饭,挣扎着打落饭勺,仇恨地斥道:“滚……滚到一边去。”“小哥哥,醒醒……你醒一醒。”小栓费力地睁开眼睛,身边围着几个小叫化子,昨天刚刚结识的一群流浪儿。 这群流浪儿把身上所有的分币凑起来买回药,和着冰冷的自来水给小栓灌下。小栓体格强壮,几天后病痊愈了。感激地望着周围一双双关切的眼睛,小栓心中酸楚泪眼模糊:“自己何尝不是一个流浪儿呢?我不能做乞丐,要混出个人样来,向世人证明我小栓不是孬种!”几经周折,小栓在车站谋得一份装卸活儿,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每天挥汗如雨埋头苦干,咬紧牙关硬挺下来,心中有个坚强的信念在支撑着: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由于能吃苦耐劳,勤恳地工作,赢得了同事们的称赞。 86年5月的一个晚上,小栓在装货时捡到一个黑色手提包,里面有货单票据和很多现金,他想起下午有位货主来找过,没曾想掉进了堆积如山的麻包缝隙里。旁边的两位同事把小栓拉到一边小声说:“兄弟!这件事没外人知道,干脆咱仨分了吧?”小栓厌恶地瞟了瞟两人气愤地说:“不义之财拿了良心过不去,失主肯定很着急,我马上送回去。”冲着小栓快速消逝的背影,两人骂道:“傻蛋!你十年也挣不了这么多的钱。”在宾馆的房间里,小栓找到失主——浙江客商李茂财,他正在为丢包的事心急如焚,正准备报警呢。李茂财把包里的现金送给小栓作为酬谢,几番推辞,小栓有点生气,把眼一瞪道:“大哥,钱我不能收,这是我做人原则,再说你做生意也不容易,出门在外谁都会有难处的!”李茂财眼睛湿润了,硬是请小栓去吃饭以表谢意。两人言谈十分投机,李茂财拍着小栓的肩膀称赞:“我敬佩你的人品,若不嫌弃到我公司来吧!” 小栓到李茂财的华通物贸公司上班了,主要负责物资长途汽运。小栓为人慨慷仗义,工作认真负责,几年下来工作很出色,李茂财十分满意,待小栓如亲兄弟。92年7月份,公司从温州发来一批名牌服装,价值不菲,小栓和李茂财也随车押运。汽车行至安徽省明光市境内遇上了车匪路霸。面对明晃晃的利刀,小栓首先想到是公司财物的安全,操起工具与歹徒们死命搏斗。歹徒们没想到抵抗如此激烈,对手的身手不凡又疯一样地拼命反击,慌忙架起受伤的同伙逃窜了。在殊命拼杀中,小栓身中数刀,鲜血染红了李茂财的衣襟。面对浑身绷带的小栓,李茂财握住他的手哽咽说不出话来。 面对公司的重金相酬,小栓拒绝了,说保护公司财产安全是我工作职责。考虑到年纪不小也该成家了,小栓要做自己的事业,在李茂财的支持下开了一间烟酒批发部。小栓多年来也学会不少经营之道,注重信誉薄利多销,生意渐渐好起来。95年夏天,小栓恋爱了。女朋友刘梅是徐州人,高考落榜后在酒店打工。刘梅心地善良,年轻貌美又有文化,小栓展开了爱情攻势。96年国庆节,小栓和刘梅步入神圣的婚姻殿堂,婚后两人专心打理生意,守法经营,生意越做越红火,批发部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烟酒商行。97年女儿小云出世了,98年儿子健健又降临了。又在云龙花园买套豪宅,生活甜甜美美,小栓拥着妻儿尽享天伦之乐,可心底总感到好像缺点什么…… 四、相逢却是不相识 2001年中秋节前夕,祖楼的许晓杰到徐州批发市场进货,见有个小老板似曾面熟,蓦然想起此人和少年时的玩伴许小栓很相像,只是岁数大了点。经打听小老板姓张,失望之余还是告诉了张西凤老人:“大娘!我在徐州见到一个人和小栓真像,他也看了我好久,进货忙没顾上说话。”张西凤摇摇头叹口气:“唉—你又在哄我开心。”许晓杰争辩道:“这次是真的,尤其那人看我的眼神似曾相识,我和小栓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准没错!”张西凤眼神闪过一丝亮光,找来了所有的亲人商议,决定由小栓的伯父许福贵去徐州寻亲。许福贵老汉到徐州后按照许晓杰说的线索寻找,又没有张好胜的地址,茫茫人海哪去找呢?许福贵在徐州不走了,拉个板车以收废品为生,发誓不找到侄子小栓就不回家。 两个月过去了,许福贵每天走街穿巷,几乎走遍了徐州市的每条街道。这天许福贵在路边歇脚,看到对面鑫兴商行走出个年轻人,远处看和小栓相似,连忙走过去,谁知那人上出租车走了。向旁边的人打听,那年轻人是鑫兴商行的老板张好胜。许福贵接连两天在此守候,第三天上午张好胜进货回来了。在商行门前来回踱了几次,许福贵终于看清了张好胜的面目,和十七前的小栓像极了,就是岁数大一点,左脸的一块黑痣没了。正巧张好胜也在向许福贵这边看,两人目光碰撞在一起,注视了足足几秒钟。 张好胜笑着招手说:“老人家,进来坐吧!许福题贵这才回过神来,往里走着说着:”让我进来干什么?我又不买你的烟酒。“许福贵坐在椅子上,点燃递来的香烟,听到张好胜笑着说:”老人家,既然请你进来,说明咱俩有缘份,现在生意不忙,想和你唠唠家常。“两人吸着烟聊了好半天,张好胜总是问许福贵村里的事情和家庭情况,许福贵从张好胜迫切的问话和略带萧县口音的言谈中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断,张好胜就是出走的侄儿小栓!老汉盯着张好胜试探着问:”我来徐州是为了寻找失散的侄子小栓,你两长得很相似,你可认识他?“张好胜表情不自然,低头不再言语,过一会岔开话题回避了。 许福贵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连夜回村直奔张西凤的家里,进门就嚷嚷:“西凤!……我找到小栓啦!”张西凤急切地听完整个过程后,激动地在院内来回走动,嘴里喃喃地说:“这次是真的!太好啦……”许福贵叹了气说:“西凤!你还是不要去认小栓,他改名张好胜,连我这个亲伯父都不愿意认。”张西凤呆坐在地上,掩面哭出声来:“小栓还在恨我,他还在恨我,我要去认我儿子,他可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哇……” 五、一声娘再续亲情 2002年元月二十六日,张西凤去徐州找到了鑫兴商行。快过春节了,商行的生意十分火爆,张好胜在门口忙着装货呢。远远地看见张好胜忙碌的身影,张西凤再也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快步走到近前,从上到下反复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比当年的小栓胖了许多,脸色黑了点,身材更加壮实,成熟多了……张好胜正弯腰搬货,抬头猛然见到张西凤,瞬间愣住了。四目相对老人眼中闪烁着泪花,走上前抓住张好胜的手说:“栓儿,是你吗?你让娘想得好苦哇……”张好胜扭脸揉了揉湿润的眼睛,轻轻地把手抽回,嘴里嘟囔一句:“老太太,你认错人了!”这时商行里传出刘梅不耐烦的声音:“好胜!好胜!快点把货送去,酒店又打电话催了。”张好胜钻进驾驶室,又望见张西凤呆呆地站在原地,自言自语地嘀咕着什么,探出头深深地望了老人一眼,发动汽车离去了。 张好胜整天都在忙碌着,可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的是老人在寒风中孤单的身影。晚饭时问妻子:“上午商行门口的那位农村妇女哪儿去了?”刘梅想了想说:“是有个老太太在门口站了关天,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我听不清楚,后来她走了,我忙昏了头哪顾上多问。”张好胜整晚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想心事,把刘梅惹烦了:“你怎么回事?象丢了魂似的,想什么呢?”张好胜思想斗争很激烈,下定决心后对妻子说:“老婆!我给说件事,隐瞒你许多年了,其实我老家萧县还有个娘活着,就是上午商行门口的老太太,我原名许小栓,出走后改名张好胜,恨我娘更恨以前的家,我随了外婆姓张。”刘梅被突如其来的意外震住了,急忙拉亮灯摸着丈夫的额头说:“你没发烧吧!你在编故事逗我?”张好胜紧紧握住妻子的手说:“我很清醒,你听我说事情的经过……” 刘梅听完丈夫原原本本的诉说,流着泪怨道:“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呢?咱还有个娘活着,你这是大逆不道,咱不孝啊!”张好胜固执地说:“当年娘改嫁让我抬不起头,这在农村很不光彩,我就咽不下这口气才离家出走的。发过誓再也不认我娘!”刘梅气愤地拍打丈夫的脑袋劝道:“现在都什么年代啦,娘改嫁是自由合法的,当时也是为了你们一家人,你做生意头脑挺灵活,怎么在这件事还有那么深的封建意识?你必须认下娘!她可是生你养你的亲娘!”看到丈夫不言语,刘梅喝道:“你不愿意认?我得认咱娘,正月十五我就带着健健和小云去萧县老家认亲!” 张西凤万分伤心回到家,整天精神恍惚,情绪非常低落。家里人都劝她死心吧,不认就算了。张西凤痛心地说:“我含茹苦把小栓养大,听他再喊我一声娘,我死也瞑目了!” 大年初六早上,张西凤又坐上开往徐州的汽车,二去徐州寻亲认子,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当张西凤出现在鑫兴商行门口时,刘梅高兴地一个箭步冲到跟前,抱住老人亲切地喊到:“娘,我是你的儿媳妇呀!过去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没等老人回过神来,刚刚懂事的健健和小云也跑了过来扑到张西凤的怀中,“奶奶!奶奶……”叫个不停。张西凤双目老泪纵横,紧紧搂住媳妇和孙子孙女,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刘梅冲着愣在旁边的丈夫使个眼色,张好胜(许小栓)磨蹭着踱到跟前,凝视着张西凤的苍苍白发和纵横交织的皱纹,心中阵阵抽搐,拉着张西凤的衣角“扑通”一声当街跪倒,撕心裂肺地喊道:“娘——这声娘在栓儿心头压抑了整整十七年哪!”
|
|
|
----------------------------------------------------------- 我就是我,一个真实的我,不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都不会去刻意伪装什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