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3/4/1 0:24:05 人气:129
|
楼主 |
母亲的爱
又是清明时节,又是细雨纷纷的日子,我想起了母亲,很努力地想起她那逝去的容颜、神态、举止,但一切似乎又是徒劳的。在我的想念里,母亲模糊成一个影子,一个淡淡的背影。
记得中学时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我曾经为那肥胖母亲的背影而感动;大学里读三毛的《背影》,也曾为那双相互安慰无言的父母的背影而感慨。或许,在儿女心中,父母的背影是一道永恒的风景,永远栖息在心灵深处。对于父亲,没有人系统地告诉过我他的过去,只是零零碎碎地听父亲和村里的人讲起过。母亲的一生,算不上精彩纷呈,但在那简单和普通里却深深蕴涵着一种生活的责任和艰辛。记忆中,我寻找不到一个确切的词语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情,没有崇拜,也没有屈服。
有关母亲的东西,留给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些我所亲身感受的事情。母亲生性爽快乐观,,我们姐弟几个都很敬畏她。小时候,我很淘气,也很顽皮。有一次,父亲发现我的数学书竟然只有薄薄的十几页。在父亲严厉的责问声中,我老实地交待了是自己把书页撕下来折成玩游戏用的“纸宝儿”了。父亲一听劈手就是两个耳光,发狠似地将我的书包用力撕成碎条,喘着粗气大吼着:“你个败家子,放着好好的书不念,那就干脆别上学了!”泪水中,我被父亲打懵了,我痛了,痛恨着父亲——为什么要打我?为什么对我这样粗暴?自己是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对父亲的暴力我选择了反抗,选择了离家出走。在外面流浪的第三天,是母亲把我拽回家,而父亲对我竟然连愤怒、责备也没有了,惟有的便是轻轻地叹气,他反复地对我说:“你也不小了,该立事了,好自为知吧。”
从此以后,我便很少和父亲主动搭话,偶尔问起我时,我也只是冷冰冰地应付三言两语,似乎和父亲之间有了一层厚厚的隔膜。如今,仔细回想以前的日子,回想父亲,对记忆深处父亲的厉声喝骂,我已经多了一份理解和体谅,更多了几许悔恨和内疚,直到现在自己才真正明白了当时父亲恨铁不成钢的良苦用心,虽然父亲没有语重心长地说“好好读书,争取有点出息”,但我知道父亲给我的是一种受用一生的期望和力量。当时,我不敢也不想乞求父亲的原谅,但我敢肯定父亲在说“好自为知”的那句话时,他已经原谅了我,因为我是他的儿子。就在母亲去逝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忽然对我说:“成儿,你还恨你父亲吗,我看着母亲憔悴面容,我哭了,我恨我自己为什么不争气,在她老人家病重的时候还为我担心,是我做儿子的不孝,现在我才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可现在什么都迟了,她老人家已经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愿天下做儿子女的多想着老人们,常回家看看!!!!!!!!! 创意网吧 @@156288828
|
|
|
----------------------------------------------------------- 520131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