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3/5/9 22:33:30 人气:1002
|
楼主 |
十四 别调---五代词
别调(五代词)
一、
词为诗之别调,谱曲可唱,实为歌词。唐代我国城市就有发展,有城市则有市民生活,虽最初的词不一定都表现市民的生活。在唐代,白居易的词《忆江南》已是相当成功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碧如染,能不忆江南.
从中也可见,词为长短句,词境长,诗境阔,词更趋于细致地表现日常生活,更能体现市民生活的情趣,故词与诗不同,有别调之说。晚唐温庭筠或许是第一位值得重视的词人,他的词大都写的是妇女,浓艳香软,别开生面: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渡香腮雪,懒起画眉,弄装梳洗迟。照花前 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
环境之富丽,神态之慵懒,好幅女子梳装图。衣上虽有“双双金鹧鸪”,室中却只有一人,为谁容之孤独意味甚明。最喜“鬓云欲渡香腮雪”一句子,今之女子化装广告多矣,似无以越此者,诗人体物,细致之极。
梳洗罢,独倚望江南,过尽千帆都不是,斜晖胍胍水悠悠,断肠白萍州。 (《梦江南》)
依是富丽的背景,依是表现女子的孤独,因场景变化,境界比前首开阔多了。“过尽千帆都不是”真是极写由孤独而期盼之情,以景结则化情为景。晚唐词人的兴趣已转向闺阁,过去多有贬词,然这仍是人的情感深入市民日常生活的表现,艺术上仍有可观之处。 二、 据温庭筠后约半个世纪的西蜀花间词人,在温庭筠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其中尤以韦庄最为杰出:
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尽中午。画廉垂,金夙舞,寂寞绣屏香一柱。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知否。 (《应天长》
夜夜相思更漏,伤心明朋凭栏杆,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 海,忆来惟把旧书看,何时携手入长安。(《浣溪沙》)
都是温庭筠写过的题材,温含蓄,韦则更疏放些。这些表现女子闲愁的作品,词比诗中写得细致多了,诗一句一意,词则可以数句一意,更便于描写得细致。恰如采绘的工笔画。 三、
与花间词人同时的还有南唐李景与李煜的词,大概这二位身处皇室,又适逢败落,词境较温、韦便大不同,可谓情深意远。一般都谈李煜词,李景谈得不多,李景的词但有精采之处:
菡苕(荷花)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 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浣溪沙》)
另外,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现代诗人戴望的名作《雨巷》的意境似就从“丁香空结雨中愁”中化出来的。 李煜被俘前的词并不多出色,后来的词如王国维所说“俨然释加,为人类担罪”,达到了词之化境: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廉外雨潺潺,春意珊,罗衾不念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 间。(《浪淘沙》)
真正是“粗服乱发,不掩国色”,只有李后祖才会有这等才情,才能作出这样的词,情重境阔调悲,自然自由自己(本色),温、韦辈当然无法与之相比,一是笔墨写就,一是血泪流成,一是伶人之词,一是文人之词.诗词之事裴是一般俗儒可知。
四、
北宋二晏的词也可算沿此流派而下来的。如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 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楼香径独徘徊。
晏几道的《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销,洒醉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双燕飞. 记得小平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想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词言志,词写情——词最初更多地表现个人的情,而且多在表现日常生活中的人之感情,与诗不同,故称别调。到了东坡词风才得已大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