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个人空间 >> 绿手指环保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刚刚来看,这是论文(第一)
号码:183687
呢称:
所以
等级:0
积分:226
主题:43
回复:373
注册:2003/2/7 0:22:23
发表:2003/7/4 10:56:07 人气:259 楼主
刚刚来看,这是论文(第一)

人本管理要以项目为中心
--------------------------------------------------------------------------------

   一流的人才并不等于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人力资源结构,才是一流企业的基础,而传统的职能结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高新企业高效运营的要求。

  由于高新技术人才短缺等原因,某些高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主管甚至高层领导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这样一种误区:高新企业既然是以人为本的企业,谁拥有了一流的人才,谁就有一流的企业。但现代管理理论认为:“谁拥有了一流的人力资源结构,谁才有可能成就一流的企业”。

  “在当今社会,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美国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ProjectManagementProfessional)认证委员会主席Paul·Grace这样断言。最近几年,高新企业涌现出了与职能式组织结构截然相反的、以项目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组织结构。

  这种结构是根据企业已签或待签的几个大中型项目的要求,把传统的工程技术部门分为几个相应的项目组,设立项目经理,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对于各个项目所需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事宜,本着“自下而上”的原则,由项目经理向人力资源部提交人力资源申请表,其中包括岗位需求、对应聘人员的学历、专业、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到岗时间的要求。对骨干人员的招聘,由人力资源部配合项目经理共同面试、甄选和完成。同时,公司总经理授予项目经理辞退项目组员工的权利。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项目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总经办、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量和管理人员的总数,从而真正做到“因事设岗,因岗用人;精兵简政,少人高效”,提高了高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在这种组织结构中,每个项目就如同一个微型公司那样运作。项目从公司的组织中剥离,作为独立的单元,有自己的企划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有些公司对项目的行政管理、财务、人事及监督等方面做了规定;而有些公司则在项目的责任范围内给予项目自主权;还有好多公司采取了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做法。各个项目目标所需的所有资源完全分配给这个项目,专门为这个项目服务,专职的项目经理对项目团队拥有完全的人事权力和行政权力。由于每个项目团队严格致力于一个项目,所以,项目型组织的设置完全是为了迅速、有效地对项目目标和客户需要做出反应。

  目前,世界上高新企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乃至印度都采用这种组织结构。入世之后,国内一些高新企业为加强国际竞争力,也已经开始采用这种组织结构,并直接应用于项目的组织管理,收到了一定成效。如某公司在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中,运用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和技术使得工程质量优秀、工期缩短了10天,单利息一项就节约了1000万元。


 
-----------------------------------------------------------
以绳墨自矫 而备世之急
号码:183687
呢称:
所以
等级:0
积分:226
主题:43
回复:373
注册:2003/2/7 0:22:23
发表:2003/7/4 10:58:43 第1楼
Re 人本管理要以项目为中心

人本管理及其应用

王伟 山东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266000)

昭文 本刊编辑部 (100031)

 

【编者按】 为了普及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及企业管理创新理念,帮助全国供电企业管理干部提高管理水平,本栏拟系列刊登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文章,供读者阅研。望读后有哪些心得体会或实施应用成果,可撰文寄给我们,以便再组织深层交流。

一、人本管理的概念

人本管理即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组织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组织的一切活动。组织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来锻炼人的意志、智力和体力,通过竞争性的组织活动,达到完善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使人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这是杨志、杨慧声等学者认为的人本管理的哲学涵义。

本文所要介绍的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共同愿景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具体展开来说,它包括以下内容:

1. 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换句话说,无论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增强还是人的解放,只有当人不再受制于自然、不再受制于技术与物质条件并能掌握自己的发展时才有可能。应该说这样一个状况,对于许多单位来说,目前并未达到。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创造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条件。

2. 创造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现时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运作过程中,要创造出完全理想化的,符合人们全面发展的环境与条件是不大可能的,但做一些尽可能的工作并创造必要的条件来推动员工在个人素质的提高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又是可能的。例如,在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方面更多地让员工自我管理,就是一种创造全面发展的环境及条件。

3. 个人的自我管理

个人的自我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本质特征。过去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都将人当作一种经济资源来看待,企业员工都受制于规章、制度,受制于人为的过细的指令。在这样的条件下,人是不自在的,类似于一个会说话的工具,供他人驱使。当人成为自在的人,能够解决自己的发展时,在工作中就应该是自我管理。当然,这和员工的素质有关,素质低的自我管理,将可能导致管理的混乱,所以,实现自我管理需要从提高人的素质和创造环境与条件两方面着手,而不能偏废。

4. 以共同愿景为引导

自我管理必须有个引导,否则个人的自我管理可能会导致组织目标的冲突。只有让自我管理建立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才能使员工在自我管理时有方向,有内在的激励和约束力量。人本管理是一种引导性的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中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人本管理的准则

1. 个性化发展准则

个性化发展的准则要求组织在成员的岗位安排、教育培训,在组织工作环境、文化氛围、资源配置过程等诸多方面,均以是否有利于当事人按他的本意,按他的特性潜质的发挥,以及按他长远的发展来考虑,决不是简单的处置,也不是仅仅从组织功利性目标出发。个性化发展要求组织允许它的成员在发展技能时,可以在组织合理要求的范围内选择他自己愿意发展的方面进行发展。

2. 引导性管理准则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不需要权威和命令的管理,它以引导来代替权威和命令,由引导来协调自我管理的组织成员的行为,最终有效地完成组织确定的任务。引导性管理准则在组织动作中要求组织中的所有成员放弃由岗位带来的特权,平等地友好地互相建议互相协调,使组织成员凝聚在一起,共同努力完成组织最终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谋求各自的个性化发展。

3. 环境创设准则

环境创设的准则,是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创设一个能让人全面发展的环境,能简接地引导员工自发地发展自己的潜能。这样的环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物质环境,包括工作条件、设施、设备、文化娱乐和生活空间安排等;二为文化环境,即拥有特别的文化氛围。

物质环境的创设与拥有的资源有关,物质环境愈好,人们愈能获个性化地全面发展;组织文化环境的创设,只要方向明确,有资源支持就可很快起步,一旦创设成功,其效用是非常大的。

4. 提高"组织人素质"准则

"组织人素质"是指人本管理的组织实施者队伍的素质。要提高"组织人素质"即是指基础体系构架以及运作功能都要逐步凸现人本主义理念,建立学习机制,以不断适应人本管理的需要。

要形成高素质的人本管理,自然人素质是基础,组织人素质是关键。组织人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然人素质能否在组织内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的自然素质较高,但是组织人素质很低,就会与组织内的其他人产生内耗,从而影响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积极性与潜能的发挥。

三、人本管理的类型

1. 个人的自我管理

个人的自我管理,是目前在一些企业常采用的管理类型,他在组织共同愿望或共同的价值观指引下,在所授权的范围内自我决定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实现自我激励,并不断地用共同愿望来修正自己的行为,以使个人能够更出色地完成既定目标。

个人自我管理体制是个人"自我愿望"实现的一种方式,它在一定的个人素养以及相应的物质环境下才可能有效地展开。理论上说,只有当人们把劳动或工作当作生活的第一需要时,才可能真正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才能把工作或劳动当作一种事业来尽心地完成。但在实际条件下,人们在多种因素促进下,也是可以做到积极主动工作,较圆满地实现自我管理的。

2. 团体的自我管理

团队的自我管理是指组织工作团队的成员在没有指定的组织人员条件下,自己管理团队的工作,进行自我的协调,共同决定团队的工作方向、路径,大家都尽自己所能为完成团队的任务而努力。

团队自我管理在某种条件下比个人自我管理更为困难,因为团队中如有一两个人发生矛盾和冲突,便会影响全队工作的开展,因此搞好团队自我管理的关键,不仅需要每个团队成员均有良好的素质和责任,还需要有一个团队精神。

3. 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的目的在于唤起每个员工的集体意识,通过集体努力,有效达到企业的目标。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工作,参与决策,采取集体讨论、集体决定的监督方法,使员工感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那么员工不仅会情绪高涨,创造性地工作,而且也会与相关者有效协调配合,从而导致员工之间关系密切,气氛和谐。

四、人本管理的素质塑造

1. 塑造人的价值观

由于人的价值观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均有引导、强化和约束等效用,因此,塑造一个能够自我管理的人,首先要塑造其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认识和思辩的能力。塑造人的价值观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教育。我们常常看到日本一些优秀企业每天都会让员工在上班前大声背诵公司的信条、观念、行为准则。有些人对此举不以为然,但据观察,这些企业的员工其思维用语和判断事物的敏锐性与其他企业的员工相比,就是不一样。

塑造价值观除教育外,还应形成相应的文化氛围,创建文化组织。组织文化包括文化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组织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而价值观是现代组织文化的核心。组织文化采用一种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增强人们的观念,提高人们素养,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2. 培养人的健康心态

一个能够自我管理的人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主要包括如下特征:

(1) 情绪安定,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与不安感;

(2) 能够把气馁心转到自信心和建设性方面;

(3) 能够建设性地处理问题,能适应环境变化;

(4) 具有自信心,善于与别人交往;

(5) 能够自己满足,接受帮助,也能帮助别人,保持两者平衡;

(6) 为了将来,能忍受现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状;

(7) 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正常;

(8) 能自我调节心理状态,保持积极向上、愉快的情绪;

3. 通过激励方式调动人的积极性

(1) 激励是一个连锁反应过程。激励的功能主要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活动过程,如下图所示:

(2) 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起点。人本管理中的主客体目标,就是要实现的需要,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基础。没有需要,动机也就无从产生;需要已经满足,也不会产生动机。因此,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引起动机,才是激励的起点。

(3) 激励的实现,必须使外部诱因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就是说,外部诱因必须为个体接受并内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否则就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大。

(4) 激励的方式有目标激励、参与激励、领导者的言行激励等。

 
-----------------------------------------------------------
以绳墨自矫 而备世之急
号码:183687
呢称:
所以
等级:0
积分:226
主题:43
回复:373
注册:2003/2/7 0:22:23
发表:2003/7/4 10:59:12 第2楼
Re Re 人本管理要以项目为中心

五、人本管理的案例

摩托罗拉公司在企业管理中,有许多方面都体现了人本管理的精神,现列举数例:

1. 成熟的雇聘制度

对应聘者不分种族、宗教、国籍一视同仁;与正式员工都签订无限期合同,这意味着除非员工犯有重大错误,将对其实行实际上的终身制,使员工解除了后顾之忧。

2. 完备的培训体系

公司承诺支持员工在技术和能力方面寻求发展,开展多种类型的培训并鼓励员工积极参加。除职业培训外,公司还非常重视为员工提供高级的技术、管理培训及多层次的学历教育。从而使得公司各层次员工都获得了提高的机会。

3. 科学的工作安排

主要是普遍实行工作轮换制度,使员工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培养跨专业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快了员工队伍的成长。

4. 公正的评价体系

公司坚持"论功定酬"原则,并对员工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评核,使员工无形中产生了只有努力学习、奋进,才能获得加薪机会的潜在动力。

5. 真正的人格尊重

在摩托罗拉,对人的尊重主要是通过"肯定个人尊严"活动体现出来的。人的尊严被定义为:实质性的工作;了解成功的条件;有充分的培训并能胜任工作;在公司有明确的个人前途;及时中肯的反馈;无偏见的工作环境。每个季度,员工的直接主管会与其进行单独面谈,就以上6个方面或更广的范围进行探讨,在双方取得共识后,员工会将自己对以上6个方面的评价输入一个全球性的电子系统中供总公司汇总并存档,充分体现了员工人格的尊重。

六、人本管理的应用

综观以上人本管理的原理及案例,可以认为人本管理的本质特征,是基于对员工人格的尊重,继而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并积极创设环境与组织条件,逐步通过自我管理使员工驾驭自己、发展自己,进而达到全面自在的发展。在全员都迸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前提下,通过全员的努力和各个自我管理潜能的发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联系各类企业,具体的实施应用,可采取以下步骤:

1. 首先从领导层要提高对人本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要从本质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并按照人本管理的要求,提出战略思考。

2. 负责人力资源的部门,要对现有人力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排队,对各个员工的文化状况、技术要求、管理能力进行逐个摸底,并对全局性的人力资源开发,提出规划性意见。

3. 物质、技术、生产部门要分别为推行自我管理创设必要的环境条件,以保证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不致于因外条件而使自我管理受到阻碍。

4. 文化部门要分别制订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开展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引导职工树立起价值观、企业精神、道德与心理意识、政治与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5. 具体自我管理的实施,可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开始阶段不一定要按照理想境界制定出一揽子计划,而可根据企业的现有条件、人员状况和生产任务的性质,有选择地培养1~2个单位作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加以推广;也可采取团队形式将现有班组改为团队,然后对其运行机制加以改造或完善;还可通过扩大民主的方式,定期邀请专业人员、技术骨干或基层代表参与领导层决策活动。总之,现在许多单位事实上已经采取了人本管理的一些措施,所不同的是力度和深度不一样,有些单位可能仍属原型,有些单位则早已跨出了一大步。但不管目前的状况如何,从长远着眼,实施人本管理并与其它先进管理方式相配合,应该是所有企业改革、前进的方向,因为它符合时代的潮流,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
以绳墨自矫 而备世之急
号码:139687
呢称:
李沉舟
等级:0
积分:423
主题:46
回复:1429
注册:2001/7/18 9:59:29
发表:2003/7/5 17:26:24 第3楼
Re Re Re 人本管理要以项目为中心

要三千字
不够
 
-----------------------------------------------------------
<marquee behavior=al>在茫茫人海之中,我移动着脚步,四处张望着.<img src=http://www.a998.com/bx/photo1/13.gif>终于,那双找寻的眼睛停留在你的脸上,再也无法移开
 本主题共有回复 3 个 本页: 1 -- 3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