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3/9/25 14:43:43 人气:86
|
楼主 |
『转』关于汪丁丁《哈耶克“扩展秩序”思想初论(上)》提到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作者:我是和尚我怕谁 提交日期:2003-07-05 03:27:00
关于汪丁丁《哈耶克“扩展秩序”思想初论(上)》几个问题的思考 1. “理性设计”和“自然演进过程” 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理性设计”和“演进过程”两个概念。汪认为“在哈耶克看来,人类社会同时在三个层次上演进:(1)物种的演进;这包括感觉器官和各种神经系统的进化。受到当时已经颇具影响的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启发,哈耶克认为人脑及其感觉器官的形成与进化可以理解为:生物体在运动中寻找机会和应付外界不确定性事件时按照进化论选择所形成的“自发秩序”。为哈耶克这本书写审阅报告和前言的心理与脑解剖专家艾克尔斯教授后来在七十年代与波普合写了《自我及其脑》。(2)文化的演进。在这一层次上,“自发秩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协调人们行为的制度。并且同样是在生物体或群体主动寻找机会和适应环境不确定性时,通过长期竞争形成的。……(3)心智的演进。除了物种和文化的历史之外,每一个个人都有自己的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演进史。这里哈耶克引述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每一个人的心理秩序都是这个人积极寻找发展机会并且适应环境不确定性的产物。“ 我们看到哈耶克在三种演进的描述中都提到“生物体在运动中寻找机会和应付外界不确定性事件”,而三种演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这种过程的积累。事实上这个“生物体在运动中寻找机会和应付外界不确定性事件”的过程本身就是参与了人类所谓“理性设计”(思索,取舍)的,只是这样的理性设计过程是短暂的,是对于某一个相对阶段性的事件进行的理性判断而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表现为了一种“自发秩序”。所以在这里把“理性设计”和“自然演进”两个过程相对立本身就是有认识上的错误的。那就是把两个作用时间不同的过程在同一背景下忽略掉作用时间差异而提出的错误。这就好像拿天气与气候相比较一样驴唇不对马嘴。 那么“我们看到,在所有这三个层次上的演进,都不可能是“理性设计”的结果。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在这三个层次上,长期的演进积累了巨大的知识财富,我们的“理性”才得以慢慢学会理性,存在着的“我”学会了“思考”。这样的判断就应该表述成为——三个层次的演进都是短暂的理性设计的结果,而在一个长期的时间过程观察这和其他物种一样表现成为自然的演进过程。 2. 对科学可能的认识 文中提到“按照罗素对休摸问题的公认最出色的解释,我们只需要不断地问自己/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是真确的(How do you know)?”就终究可以发现所有我们深信不疑的科学“定律”都只不过基于我们一厢情愿地相信的“归纳原理”之上。……休谟论证说:我们只能得到两类真确的命题。第一类是关于主体的感觉事实的命题(Propositions of matters of fact)。例如我看见了某物,闻到了一种气味。第二类是关于观念与观念之间关系的命题(propositions of the relations of ideas)。例如逻辑命题、数学命题等等。而第三类命题,做为笛卡尔的哲学推理基础的公设/有原因必有结果;任何事物必有其原因”,在休谟看来只不过是一种虚妄的“联想”,所谓“因果性联想”。 可以这样说上面的论述已经达到了人类认识的及至,并且是对这个不可能脱离观察者而存在理论现象的世界的恰当描述。康德认为虽然如休谟所言,“我们的知识无法超越我们的感觉,但科学仍是可能的。”这一判断的依据是“是因为人类心灵先验地遵从理性思维的十二个基本范畴(分成“数量”,“质量”,“关系”,“模式”四类),而“原因—结果”是三个“关系范畴”之一。科学是可能的,因为人类理性按照这些先验范畴整理感觉经验,从而得到关于世界的理性的图像,而且具有“交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于是“理性为自然立法”。事实上康的并没有讲出来真正的原因,而仅仅是用另一种先验的假设来作为判定可能性的前提。而佛道两家的宇宙观表述都给出了这种可能的依据。他们认为一切的变化都是时空(时空是统一的)变化,某一时空断面呈现出来的现象是依托于它之外的一切存在的,这叫缘。缘的起灭表现在常人所能感知的时间层面上是有长短表现的,科学的可能在于现在人们能够探究到的这个时空范围没有达到缘起灭的阶段,而当达到了这个阶段的时候可能所有的结论都不适用。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佐证了这一论断。 而波谱的解答“就干脆让科学和一切知识成为永远向着未来的实践和阐释开放的,各种假设不断竞争以求生存的认识过程吧!”是在认可这个过程的同时已经放弃了原来意义上可以重复证实的科学的定义。 哲学家的论述最终往往被自身对宇宙观察的中先验的时空观念所局限,但是这种不断贴近高级观察者认识的思考一方面表明了哲学与宗教之间并不是对立的,一方面在双方的融合过程中也为科学的可能找到了依据。 3.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谈了上面两个问题就可以来看对资本主义的描述“本书论证那个我们文明由以发生并赖以生存的东西精确地说只能够被描述为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该秩序通常被有些误导地称为资本主义。” 我一直觉得“资本主义”这个词是一种操作层面现象上的概括,也就是说西方社会在寻求人类合作扩展秩序的过程中在操作层面表现出来的现象的概括,它的初衷是没有什么道德判断问题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剥削等等仅仅是操作层面的现象。同样社会主义的计划也在被大家曲解,把那种现实的操作中没有做好的计划经济当成了理论中的概念认可。而真正的计划是指深刻认识,广泛调研后给出的覆及大多数社会生产部门的指导性建议。他相当于把市场中企业要做的市场调查收归政府统一处理罢了。这样的“理性设计”并不存在什么哲学上的问题,也正如米塞斯在《自由主义》中所说的:“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者都献身于全人类的善,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它们的最终目标,而在于它们用以达到最终目标的手段”。 事实上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都是可以实现的,并且我们看到子实际操作过程中社会主义国家借鉴着资本主义的市场经验,资本主义国家也同时借鉴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手段。事实上两者都是在向着同一目标——社会化生产形势下内耗最小的社会结构迈进,甚至当你放下了名称上的某些成见来看的时候会感觉到它们象是两条汇向同一个远方的河流。 4. 哈耶克对封建中国的判定错误 “哈耶克说,罗马帝国后期的贸易扩张是帝国官僚人为的扩展,是政府力量压制了市场力量的结果,其衰落是必然的。这里,哈耶克接着李约瑟的研究说:中国停滞的历史其实与罗马帝国兴衰的历史有着同一个原因——政府控制最终扼杀了市场的生命。” 我们研究中国的社会结构必须先了解一些统治中国文化的儒道思想。道家给中国在有形的价值判断上留下了一个“长久”的概念,而中国一切的社会结构的建立都是服务于着一价值判断的。儒家是秉承道家思想的,而只是在普遍层面上的认识不那么彻底而已,它在汉武帝的时候依托于五行理论的兴起登上历史舞台,充当着皇权和人民之间的调和者,它的重礼轻商轻技的思想都是为了“长久”服务的,也让中国封建社会存在了上千年。而社会生产这些东西根本不是他考虑的内容。所以我们说哈耶克“政府控制最终扼杀了市场的生命。”这样的判断是不合适的,它仅仅是站在自己立场上对中国现象的描述,而没有考虑到封建中国政府统治的实质问题,没有考虑到这样的统治是服务于什么的。所以我们说这种判断是似是而非的,是完全不沾边的,存在着认识上的根本不足。
作者:雨小楼 回复日期:2003-07-05 03:51:47 楼主等把老哈的书读懂再评论吧!
作者:bucuan 回复日期:2003-07-05 04:41:55 楼上的,何为读懂?
作者:jade_dragon 回复日期:2003-07-05 07:41:24 汪丁丁就一个有点知识的小资,只配谈论风花雪月,好写一些中不中洋不洋的文章,不用看了。
作者:兰风 回复日期:2003-07-05 14:20:55 和尚斑竹这些思考最终要说明什么?不大好把握。文字虽直白,意思却晦涩。我纯粹是猜测,你想要说的是:一,人类认识受时空局限,不管是西方哲学思想还是东方宗教意识,都是这种局限认识的产物,在凫渡真理长河的进程中最终能够游到一起。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观念(词),仅仅是对不同人类在生产和社会实践的操作层面上各种现象的概括。是对某一时空断面呈现出来的现象的概括,并非是一种对社会本质的理解。而社会本质则是一个决定人类行为起灭的“缘”。呵呵,在和尚那里资和社是同“缘”的,目标一致,手段不同而已。所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观念,也会随着这个“缘”而消亡。三,由于哈耶克是个西方学者,不了解中国封建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明白中国人是以长治久安为宗旨去操作那些社会层面的东东的。和尚认为中国皇权不是有意通过封建专制去扼杀市场的,中国封建政府更多考虑的是维护政权久持,社会安定团结而不是社会生产,因此无意中扼杀了市场。和尚一定认为,封建中国的那一套并不一定错,这不过是在一个时空断面上,对操作层面上各种现象的归纳认识而已,也是向善的,手段不同,目标跟西方国家却也是一致的。作为这种文化的传承,中国的社会主义,既使到今天仍拖着一条祖宗的封建大尾巴,也不要紧,把那些名称忘掉,你会发现,她游得虽然也许会慢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仍游在同一个远方的河流里。 我同意和尚的这一思想:人类认识的真理性总是相对的。但我反对他的思想流露出的这种意思:人类的认识不存在对错,没有先进与落后的分别。我觉得,相对的真理性并不否定真理,因此,尽管社会制度缘起于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条件及文化源头,但必须发展和进步,这个发展进步的进程必然伴随着对落后东西的扬弃。而我们必须扬弃的东西,就包括:错误的观念,落后的文化,不合理的制度。最后,我发现和尚在谈论封建文化时,所持立场是“士大夫”的,这种对“长久”的价值判断,多少是站在维护“政权”的角度作出的。历史证明,这种对“长久”价值的维护,其结果必然是衰败。呵呵,如果我们不能够在那所谓“操作层面”上找到真正使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变革出路,而是以这种所谓目标一致手段不同来为落后开脱,恐怕会沉没在历史长河中。 又,“儒家是秉承道家思想的。。”此话怎讲?不懂。
作者:我是和尚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3-07-05 14:55:18 雨小楼::) bucuan::) jade_dragon:有时候某些东西看他们归纳稍微省事一点:) 兰风:我简单回答一下。时空的局限对宗教上层的个体来说是没有的,西方哲学通过思辨和对科学的引导在试图打破这种限制,有一些效果但不能放下的先验的东西总是阻碍它的行为。对于缘的理解我在文中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基本上就是那个样子。它符合宗教的东西和科学不矛盾,也为高层认识或假设下的逻辑思辨所认可。封建社会所作的那些东西和西方思考的在根本的价值判断上不同,这缘于对世界的认识。封建的尾巴是要脱着的,它有它的作用,以后会印证这一点。中国发展的根底和西方不同,但是速度并不慢,西方的方法被逐步使用借鉴着,还是那句话,东西方现在做的是同一件事情,交融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没有先进落后这些是一定的,只有是不是合时宜而已。发展进步的说法是人们一相情愿的,当然并不是不可以界定。把它们当成中性词比较恰当。封建社会长久的观点不是为了统治服务的,是为了人类整体服务的。当然统治者也可以使用。儒道的问题可以看一下相关的书籍就知道了,儒道本是一家夜市学术界认可的。
作者:兰风 回复日期:2003-07-05 16:52:47 和尚斑竹:我觉得这要看你站在什么位置上谈问题了:如站在宗教的立场,如你所说,上帝啊,佛祖啊,的确没有时空的局限。因为他们并非人类,那是那些个宗教世界的本源。在那些宗教教义里,时空对他们不能具备局限的意义是可以理解的,否则信徒会问:之前,之外还有什么?你是何时从何而来的?于是宗教就有可能被颠覆。如果离开宗教的立场讨论,则所有人类的思想必定受时空限制的,如你和尚的佛教,其发端无论空间或时间都是可以稽考的。我想,你这所谓时空不受限制一说,骨子里要表达的恐怕是这个意思:包括哲学在内的现代科学理论永远只能是不断被否定的相对真理。而在宗教那里,在佛陀的大智慧那里才把握了终极的真理。什么自由主义社会主义那不过是人类为竞争以求生存的自寻烦恼罢了,总逃不出缘起缘灭这个如来佛的五指手心的。是么?所以,对你来说,哪来什么认识的对错,哪来什么进步和文明,那不过是人类的一相情愿罢了。所以,怎么搞都是没问题的,这后果该怎样就怎样,这早在缘起之时已经注定其结局了。 呵呵,我原以为你是个假和尚,现在看来,你是个真和尚呢。
作者:古魂 回复日期:2003-07-05 23:59:46 丁这里的说的是正宗奥地利学派的言论啊.
作者:雨小楼 回复日期:2003-07-06 16:59:53 我总觉得还有意思没说透!老汪的文章俺以前还看看,现在不看了。哈哈,反扑归真!
作者:雨小楼 回复日期:2003-07-06 17:02:33 另外,国外的学者们为了突出自己的立场,经常要强调某点,在这个问题上,是不能去细细的抠的。
作者:古魂 回复日期:2003-07-06 17:19:27 哈耶克学说的当红,难道真的是“自由之思想”、是“用观念战胜观念”的结果吗?是用斯密、凯恩斯还是用哈耶克?那是西方居于强势的“大款”们,审时度势根据其资本扩张和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决定的。是30年代大萧条使哈耶克们暂时受点委屈,他的际遇抑扬与其“独立之精神”无关。 今天,各种犯上作乱思想已经“历史终结”,跨国资本遇到了千年不遇的大好发展势头,豪强世界一片极乐狂欢,哈氏的理论正好为他们放开手脚向“全球化”的自由扩张,提供了“学理”依据,自然也就领起了时代的风骚。即使如此,它也不是全凭着什么“思想”的力量,离开了超级大国的霸势、跨国老板的财势,离开了多国部队、隐形飞机和贫铀弹,离开了第三世界的“梅特母式腐败”,离开了中情局和各式基金会的运作以及种种留洋、旅洋、倚洋的学术光环与实惠的吸引,哈耶克们的“思想力量”,绝不会熠熠生辉而令中国的精英们如此倾心。
作者:我是和尚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3-07-06 17:20:26 国外的学者们为了突出自己的立场,经常要强调某点 en ,矫枉过正这样也没什么,懂得超越以后这样时没有问题的,这样的人从他们的蚊子里面可以看出来,但是很多时候仔细看看很多人不是这种,它们是真的思想上没有超越甚至没有清醒的认识。
作者:我是和尚我怕谁 回复日期:2003-07-06 17:28:54 离开了超级大国的霸势、跨国老板的财势,离开了多国部队、隐形飞机和贫铀弹,离开了第三世界的“梅特母式腐败”,离开了中情局和各式基金会的运作以及种种留洋、旅洋、倚洋的学术光环与实惠的吸引,哈耶克们的“思想力量”,绝不会熠熠生辉而令中国的精英们如此倾心。 是的,我在回复一个文学贴子的时候说“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没有发线那一个时代的文人象今天一样自卑。”这种自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经济上军事上的实力差距,再过50年,才是文化思索和交融的时代,现在对于多数人多数“精英”还为时过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