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4/8/10 10:08:40 人气:97
|
楼主 |
往事封尘之(痛述)
那是一段往事,亦是一段网事,它早已尘封,亦是被深深地埋 藏。
——题记
1
就是这样,我认识了这么一个似乎心有灵犀的女生。
QQ里传来一阵咳嗽声,又有人来访了。于是习惯性的点击了一下加入,爽快的让他放马进来了。一看头像,居然是个女的(至从上网以来,很少有女生这么主动的找上门来),我知道自己弄错“她”了。一条主动送上门来的鱼,不吃白不吃。于是仔细看了看她的资料:暮笛。恩---有点味道。很是破例地先主动给她发了条消息。
暮笛?别有一番哀怨愁绪啊!
她给了一个友好的微笑,回道:苏大的大一新生吧!而且不是本地人!
我不禁一愣,不会又是哪个家伙在搞鬼吧?
咦---?你是?
呵呵!你放心,我们只是陌路相逢。
那你是怎么知道我是……
‘Soochow’,我刚来苏大的时候也是这么填的QQ资料
哦!原来是师姐啊!
小子!没想到你挺滑头的。
出来乍到,还望关照
尽力而为吧。她淡淡的说
师姐读的哪个专业?
我在上海实习呢!
啊!我很是吃了一惊,大四的啊!唉,没搞头。
啊?失望了吧?
失望?什么意思?
你们大一的男生刚来的时候都是心浮浮躁的,净想泡妞。
喂喂,不要这么直接嘛!我还以为你是一个挺文静的好女孩呢!
后来她问过我怎样的女孩才算好女孩。我说,好女孩是就像一副淡淡的风景画,总能够淡化人的心境。
我对她说,我愿意淡泊自己,更愿意,在风景中流浪自己。
2
她在上海一家有名的报社做文学版的实习编辑,所以每天都能将QQ挂着。
她说,她每天都要处理许多来信来稿——那些大牌编辑认为是垃圾的东西,所以并不清闲,但总是能抽出时间陪我胡侃。这我信。
她说,能在这么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碰到一个真实的我,这是千万分之一,或者说是亿万分之一的概率。
我说 ,这叫缘分。
她说,你信佛的?
我说,我只是相信“存在即被感知”,如果我们没有相遇,我们对于彼此来说都不存在。
但我们相遇了并且都感受到了彼此的存在。这就是缘分。她强调着。
神说,所谓幸福,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位深爱着你的人。
我们相遇了,所以我们就拥有了幸福。
3
不知不觉中,我和她就这么聊了两个来月了,我不知道是我在泡她还是她在泡我。我只是觉得我已经有点喜欢上这个“丁香一样/结愁怨的姑娘”了。
她说,大学四年却没有谈过一次恋爱。
我说,在这个爱情泛滥的年代,很是难得。
她说,大学四年就这么平淡的过去了,有点遗憾。总想让自己在若干年后能对苏大有点记忆。
我说,于是,我们相遇了。
她说,我知道这很不现实,也不会有结果,所以----
“所以,我们两都不要太认真。”我接过话头。
4
一天,她告诉我说她已经返校了,约我在情人河畔相见。晚上十点。
我说,你不是怕”见光死“吗?
她在那头微笑着说,所以才会在晚上约你。
情人河本不叫情人河,只是因为河畔相约的情人多了自然就成了情人河了。但是她说,那根本就不叫情人河,而叫晴岚河。后来我曾多次注意过那河畔的路标,的确是晴岚河。我想,这大概只是许多苏大人的一相情愿吧。
在寒风中,她穿着一袭雪白的羽绒服,很是清新淡雅。
后来,她曾问过我是怎样把她认出来的。
我不禁笑了起来:只有傻子才会在冬日半夜的河畔乘凉。所以,那天唯一的那个人就是你了。
5
我有预感到她的离去。
寒假回来后,她一直在忙着在外采访、找资料、写毕业论文,所以我们只是偶尔才有机会在一起。
其实她根本不必如此疲惫。远在皇城根下的老爸早就为她安排好了一切。只是她不愿,总想留在这白发苏州,过此一生。
就这样,我们断断续续,最终近乎淡忘。
6
六月中旬的一天,就在我期末考试第一科的前半小时,她打来电话,异常平淡地说,
你有没有空,今天,今天我就要走了。
“啪“的一声,手机如同我坠落的灵魂,沉重的摔在地上。
我知道,这一天终究会要到来。
7
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走进她的宿舍,里面已经如遭洗劫了一般,空旷而杂乱,只有两只行李箱立在地上,还有她,静静地爬在窗台上。
大概是听见我走了近来,她会过头,看着我笑了笑,有点苦涩,说,我还以为你不会来呢。
我真的很难过,对她吼道,考试没考可以重修,但你走了也许就永远不会再回来!
她低着头,秀发散落下来遮住了脸庞。
我们彼此沉默了许久。最终,她开了口:
九点半的火车,我们走吧!
8
我拖着她的行李箱,陪着她最后一次走到了学校的北大门。忽然,我一下子记起了那根笛。于是转身边往会跑,边跑边回头对她喊:等着我。
那是一根我亲手做的柳笛。整整一个寒假我都跟着大伯学着这快要失传的祖艺。我挑了一根我最为满意的柳笛,并深深的刻上了“暮笛”两个字。
她抚摩着这管笛,双手有些颤抖。 她朱唇贴箫,为我吹起了那记忆中的声声笛韵。
我分明看见她那两行清泪滑过脸颊。
9
在情人河畔相会的那个晚上,我对她说:
这一生我们会邂逅很多人,但,并不是在每个人那我们都需要停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