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4/8/31 16:32:12 人气:112
|
楼主 |
淮河污染原因的科学解释(转载)
黑格尔早已说过:“存在的,是有理的!”。既然,淮河污染是存在的就肯定有它合理的地方。
背景: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穿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有着大小支流近500条的淮河,养育着1亿5000万人民。今年7月20日至27日,淮河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污染团,充斥河面的黑色污染水团全长133公里,总量超过5亿吨。从1995年开始,中央政府与苏、鲁、皖、豫等四省政府大举投入治理淮河,十年间,投资总额超过人民币600亿元。但是淮河对我们的回报却是今年夏天创出历史污染之最。
为什么会产生淮河越治越污的结果,如果运用控制学原理来解释的话,就一目了然。
控制学上有两种方式的控制,一种称反馈控制,一种称非反馈控制。举个例子说,要使炼钢高炉内的温度保持一定,就需要一个温度计,能随时测定出高炉里的温度,如果发现高炉内的温度超过预定的温度,就采取降温措施。反过来,如果发现高炉里的温度低于预定的温度,就要采取升温措施,这样才能保持高炉内的温度一定。这样的控制是将系统的出力信息反馈到控制器中的做法,就称之为反馈控制。
还有一种情况,比方说射击比赛,运动员将子弹打出以后就听天由命,无法对子弹进行控制了,这种出力不能反馈到控制器(枪)的控制方式就称之为非反馈控制。
在实际的社会现象中,大多是反馈控制,很少有非反馈控制。比方说现在谈得很多的所谓宏观调节就是一种反馈控制。
而反馈控制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分类,一种称为负反馈调节(negative feedback control),另一种称之为正反馈调节(positive feedback control)。所谓负反馈调节就是让反馈来的信号促使控制误差减少的控制方法,其结果可是整个系统达到稳定,是控制出力很好地与预定的目标相符。比方说,当银行的放贷增加过快的时候,就有产生经济过热现象,导致通货膨胀的危险。当国家发现有通货膨胀的势头的时候,可以适当地采取紧缩银根的做法,让经济发展回到正常的轨道,这就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所谓正反馈调节,则是让反馈来的信号促使控制误差增大的,这样的控制导致误差越来越大,是使控制结果产生发散,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恶性循环”。比方说人在饥饿的时候,首先是负反馈机制在起作用,人会去寻找食物,从而减除饥饿。但是当饥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连消化食物的能力也没有了,这时候,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越是饥饿,胃肠的吸收功能就越差,吸收功能就越差导致越是饥饿,最终只好饿死,这就是一种正反馈。
再来看淮河污染问题,十年前,淮河被污染了。国家就要投入巨资来治理污染问题,这是一种负反馈的调节方法。这种负反馈的调节这有在国家的投资发生作用的时候才起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国家的投资是有效的时候,这种负反馈的控制才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投资必须有求有效的行政体系,这种行政体系要就我们的政府是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而问题就是出在这里,我们的政府不是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这样就导致了淮河治污中的负反馈控制失效,成了一个“正反馈的控制系统”。我还记得,有记者采访淮河治污的相关官员的时候,那位官员不去检讨淮河治污的失败,反而要说,这600亿投资并非全部由中央财政拨款的。正是让人哭笑不得。
为什么说,淮河治污工程是一个“正反馈的控制系统”。原因是,淮河治污成了腐败分子升官发财的理由。相反地说,如果真的淮河治污问题坚决了,腐败分子就没有了升官发财的机会,所以保持淮河治污,或者说让淮河污染,并且是越污越好,这样,腐败分子得到的利益就更多。所以说国家治理淮河是一个正反馈的控制系统,永远不可能真正地让淮河的水变得清起来的,除非国家能彻底清理腐败官员。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国家不要再治理淮河治污了,让他形成一个开放的控制系统,说不停能让淮河变清一点。所以,国家就得从现在开始停止一切对淮河治污工程的拨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