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4/10/11 15:29:15 人气:104
|
楼主 |
纽约时报感叹中国房地产泡沫吓人 空置率过高
美国《纽约时报》不久前指出,中国的房屋的空置率已超过国际警戒线,同时质疑中国房地产的泡沫是否已经开始出现破裂。 “在上海,大约有1/6的高级住宅是没有人住的;在北京为1/4;在深圳附近为1/3。而且在未来的几年里,房屋的空置率一定会在目前的基础上大幅增加。预计在未来的两年内,办公楼的供给将猛增50%……”
9月初,国内也出现了同样的警告声音。浙江省统计局企调部公布的一份《浙江房地产时常发展研究报告》发出预警:目前浙江省房地产已经膨胀,并进入警戒区,若任其发展,楼市泡沫随时可能破裂。
房地产业内一致的说法是,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过去5年里房屋累计价格涨幅超过30%,是正常的范围内,今年有加快的趋势,上半年上涨了12%,今后仍有加快的迹象。 房价高涨,令消费者恐慌,迟买不如早买,宁可负债也要买房,那么人们的潜在需求能够成为实际需求吗? 但问题是,房子价格与人均年收入相比,高于许多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已经高到了一套普通的住宅大约等于城市居民8年左右的收入,国际的标准是3年-6年,而美国是3年-5年,还有就是人均收入没有考虑到收入的两极分化急剧扩大。
空置率的计算差异
国外媒体判断亚洲以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住房空置率是否超过15%。 那么到底哪个标准更科学?段海瑞认为由于我国房地产具体情况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说,目前建立房产空置率指标体系还有难度,是把竣工一年以内的住房作为待销住房,竣工一年以上三年以内的商品房作为滞销商品房,竣工三年以上的住房作为空置积压房。
一般来说,空置房指目前已竣工验收,取得住宅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书,尚未售出的商品住宅房。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说法比较准确。
对于地产商来说他们并没有承担太大的发风险,是将这种风险和土地的高价千方百计地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
据王德勇分析认为,这种上涨必然会加重社会经济的运行成本,使得各个行业成本提高,竞争力下降,会影响到出口,甚至会带来通货膨胀的产生,同时解决居住问题也加大了.
|
|
|
----------------------------------------------------------- 你又知不知道,我现在已经不是神仙了.我只知道爱一个人是那么的痛苦~~To win a girl's heart,eye expression is very important,You kno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