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4/12/24 22:51:39
|
第1楼 |
Re 關於「台北二一」(转)
導演楊順清的新作「台北二一」,於12/6晚間首度於金馬影展公開放映,影片以清新而亮麗的質感,加上老中青演員皆相當稱職的整齊整體演技,呈現出一部十分動人的愛情喜劇。放映過程中觀眾笑聲不斷,影片放映完畢後,並獲得全場熱烈的掌聲。 相較於上一部作品<扣阪機>略帶陰沉的風格,這部同樣由導演自編自導的作品,在編導技巧上愈發愈顯得從容自在。以台北為背景的幾條故事線,皆以片名『凡事都必須二中選一』的題旨來進行延伸。
對身為台北人的觀眾來說,本片並不刻意突出太多台北地標型場景,卻讓人有故事確實會發生在自己周圍的『存在感』;相較於近期另一部背景相似的電影「向左走 向右走」,明知影片確實是多在台北拍攝,看完卻有種虛無的距離感,本片更顯得可貴。也許真的只有台北人才瞭解台北人吧!
本片預計於2004年329青年節公映,由佔影片出資額一半的中影公司發行。 這不是又一部會讓人「看不懂」的國片,愛看電影的觀眾應多多給予支持才是。 劇情大綱 阿宏和小瑾是一對交往七年的情人。 阿宏二十七歲生日當天,小瑾偷偷替兩人訂了一間小套房,沒想到一樣從事房屋仲介的阿宏很不領情,以兩人經濟狀況不好為由否決了小瑾的提議,讓對這段感情還滿懷浪漫憧憬的小瑾,突然從沈睡七年的感情中驚醒。 於是,她覺得他們該分手了。 接下來七天,就是他們分手的故事,也是每一段陷入絕境的感情,又重拾希望的過程。
導演的話 千禧年後的台灣似乎把過去的福份都耗盡了,從九二一大地震開始,台灣歷經了對政黨輪替的失望、泡沫經濟、企業出走、高失業率到危急所有人性命的SARS。這股沈淪的氣氛在台北都會年輕上班族的臉上特別明顯,過往青春的美好不再,換上的是對前途的不確定、對失業的恐慌和對現實中愛情處境的無能為力。 2002年我剛完成第一部電影《扣扳機》,走在混雜著現代摩登、陳舊髒亂、繁華與蕭條交會的台北街頭,我心裡想著為什麼要在這種地方拍片,攝影師幾乎很難找到好看的構圖。接著,一對在麵攤的情侶吸引了我的目光,他們很年輕、衣著光鮮,典型都會白領階級,不過卻坐在髒亂不堪的路邊攤,汗流浹背地解決一頓午餐,同時也像在解決一段感情似的,沈默不語。 我當下覺得很感動。 這就是台北好看的地方,愛情在台北盆地裡,因著家庭的崩解、景氣的衰退和紛擾的人際糾葛慢慢蒸發…,年輕上班族在這裡要談個戀愛是很辛苦的。對他們而言,工作很辛苦可以辭職,愛情的辛苦卻很難瀟灑起來,因為沒有了愛情,生活還剩下什麼?難道就像法國俚語中的”地鐵、工作、睡覺”嗎? 愛情即便是這麼辛苦、這麼無望,他們還堅持著,像頑石般地坐在烈陽下,表面上是在解決一頓午餐,事實是在挽回一段感情。 他們就是後來《台北二一》裡的阿宏和小瑾。
|
|
|
----------------------------------------------------------- 生活就像洋葱, 一片一片地剥开,总有一片会让我们流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