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5/4/3 12:34:25 人气:123
|
楼主 |
随想
以前总爱想,等咱发达了,一直要和媳妇儿买一幢靠海的大房子,大理石白,悬于山崖,晚上或是倾听星星闪烁、海浪唱歌,或是在海风中静静舒展,闲暇时看书写字,缺钱时,如叨叨所说,扯帆,出海,贩私盐。
后来读书多了,阅事多了,摔跟斗多了,渐渐觉得,凭海临风的浪漫,想想也就罢了,孤零零一个大白屋子搁山崖上,北风呼啸,飞鸟绝迹,遇到凄风冷雨夜,整个一鬼屋,何必孤灯如豆把隐士装。 所以,还是远离海洋,找个有大片新鲜空气呼吸,大块绿色风景观瞻的小区好了。
一定要是木楼,木制的楼梯,可以踩得噔噔作响。
记得去年翻看以前的信,信纸已发黄,上面说:“我们要住木楼,用木的家具,粗布的窗帘,桌子上铺着自己织得有好看花纹的布,上面搁着插有野花的花瓶,常换常新;书房靠窗的地方,摆着钢琴;旁边大大的书柜装满一墙壁的书,一定不能要电视,有了电视两个人的关系就生分了……”看到这里,笑。 心想,如果搁在现代,还得加上“一定不能装网线”吧。 是啊,如果搁在现代,一定是在电脑前看MAIL里排列整齐的宋体字, 微笑是:-) 烦恼是:-( 傻笑是:P 不像过去,轻纸小笺,缀满蓝色小字,第一页,陈述相思,刻板、公正、郑重;第二页,谈笑风生,鼓舞飞扬,渐趋随意;第三页,情深不寿,呵呵,其实是手写累了,渐渐潦草起来……就在这些正正的、方方的、圆圆的、斜斜的字里,我们可以读出欢喜、读出微笑、读出忧伤和思念来。 有的时候,记忆是会模糊的,很多过去的感觉,我们努力在记忆中理想和美化,却忘记了最初的模样。 就像看过去的信,很多很多甜蜜温暖的感觉,一下涌现心底。比如那份关于木屋的信,就是俩人因小事闹别扭,女孩子为安慰男孩子写的,那个时候的那个男孩子,看完那封信,呵呵一乐,把信搁在枕头下,睡下,过一会儿,又想起,掏出信展开,用电筒就看看,再笑笑,复又睡去…… 风漫过窗棂,再漫进蚊帐,纸张在手中轻轻簌簌作响,渗出他的微笑、她的憧憬和他们的未来。 不对,不对,这是幻想吧。为什么若干年后,再对照自己当时的日记,里面多数记录着愤懑、委屈和不满呢?为什么自以为的通情达理,只是努力在记忆里自欺欺人呢? 是我当时不懂事?是我现在长大了?还是我在编织幻想的肥皂泡? 不晓得。
|
|
|
----------------------------------------------------------- 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但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去爱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