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情感世界 >> 青春年华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南京小区出现反家庭暴力"维和"侦察员
号码:100497
呢称:
知心爱人
等级:3
积分:14739
主题:1108
回复:1066
注册:2000/7/9 22:16:50
发表:2005/6/15 17:31:34 人气:125 楼主
南京小区出现反家庭暴力"维和"侦察员

南京市下关区小市街道东井亭社区,前不久正式成立一支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反家庭暴力干预网络侦察小组”。平时,这些老人“侦察员”,随时随地打探“情报”,发现居民家庭夫妻吵架、婆媳不和什么的,便主动上门制止。然而,此举却在社会上引起争论,有人说这是化解社区矛盾的好办法。有人说,这很容易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孰是孰非?记者昨就此做一番调查。
  社区:目的是创建“和谐社区”

  据了解,该社区共有79幢居民楼,2700多户家庭。“侦察小组”共有63名成员,他们均由各幢楼的楼长担任,且都是退休老人。其主要工作就是及时调解社区居民的家庭矛盾,不管何时何地有纠纷,“侦察员”都要随叫随到。平时他们积极宣传“反家庭暴力”同时积极打探“情报”。如何打探家庭纠纷“情报”?一般情况下,居民楼有任何异常的动静,作为楼长的“侦察员”都能及时知晓;同幢楼的邻居发现情况后,也会主动告诉“侦察员”;还有一些当事人,也会主动向“侦察员”求助。

  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龚长保认为,家庭暴力是当前社区不安定的因素之一。社区成立“侦察小组”是构建文明和谐社区的一个创新。

  居民:可别侵犯隐私权

  “侦察员”活跃社区,居民对此有何看法?记者采访了几户居民,他们的回答令人深思。居民王先生说,从表面上看,这些老人的做法确实让人佩服。社区居民家庭纠纷实在不少,也存在着引发事故的苗头,但老人们的做法要注意方式、方法,更要防止侵犯别人的隐私权。

  他介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前些日子,他与新婚不久的妻子因感情生活不太协调引发一些矛盾,晚上双方争吵了几次。本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过些日子也就好了,想不到让“侦察员”给盯上了。三天两头地找我们谈话,还要追根寻源,弄得我们很不好意思,也很反感。

  居民季先生则介绍这样一件事:他上初中的儿子因学习不太专心,由此父子间产生矛盾,经常为孩子作业争吵。他也确实在气头上打骂过孩子几次,没想到让“侦察员”发现了,每每上门劝解,教育我们不能对孩子动粗。为了彻底化解矛盾,热心的老人还找到我的单位和孩子的学校做工作,且一谈就是大半天,影响我上班和孩子上课。老人们的热心是好的,但也要有个度……

  律师:还是要依法办事

  中国法学会会员、南京神州大地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天宝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任。作为城市来说,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在社区,难点也在社区。近年来,各级政府为创建和谐社区做了大量工作,像南京东井亭社区建立“反家庭暴力网络侦察小组”,由此成为全市“零家庭暴力社区”之一的社区,这一点应该肯定,但好事更要办好,还要依法办事。

  吴律师介绍,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为维护社区治安,某社区建立一支残疾人巡逻队,其本意是好的,也能发挥一定的防范作用。但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残疾人自身都难保,能有多大的作为?从这一点分析,这种做法就值得推敲。就“侦察员”来看,其本意也是好的。现在居民家庭暴力现象时有所闻,是社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老人们组织起来发现问题,参与解决问题,一定程度上确能达到化解矛盾的作用。但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有些矛盾并不是凭热情就能解决的,因此“侦察员”究竟如何有效预防家庭暴力,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
让我的爱伴着你直到永远……一生之中最难得有一个知心爱人……



 本主题共有回复 0 个 本页: 0 -- 0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