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5/11/2 17:41:43 人气:110
|
楼主 |
尘岗中相濡以沫的鱼
他和她曾经离得很近。近得不需要信函、电话作媒。
那时,他们在同一所大学,他年长一级。像所有的老生,他怀了隐约的目的去迎新生,人丛中一眼捉牢她。此后的日子,他像个勤劳的渔夫,天天握一把无钩之杆,守候在宿舍楼前的大槐树下。一来二去,俘获了她的心。
一年相拥相偎,转眼,他毕业单飞北京。两地相隔千里,书信密密如织。每个周末,她从五楼寝室应声飞跑而下,倚在管理室窗前,抱住话筒娓娓细语。
那时,他还是牵着长长钓线的渔夫。她是一尾幸福地含着钓线的鱼儿,偶尔撒撒娇摆摆尾,他在钓线那头便感到甜蜜的阵痛。
她生日,他寄来贺卡,色彩绚丽如烟花,绽放在她心头。每月,他寄来话卡。疼了乐了伤心了寂寞了无所事事了,她会拨通烂熟在心的 11 个数字。即使坐在黑压压的会场,他也会压低嗓门,软语相慰一番。在三天一封的信里、一周一次的电话里,他鼓励她:考研进京,我们可以长久在一起。
一年两地牵念,转眼,她考研落榜留在南方。两人依然常常煲电话粥。社会中人了,她才知生活的艰辛与复杂,先前的痛居然都是浅表的伤。常常握着话筒,她的泪缤纷而下。等他觉出,痛已过去。他不再是渔夫,她也不再是幸福的鱼儿,两人沦落为人海中两尾孤单的鱼。
一年两三次,两人交替在空中南飞北往,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填了路资。日子久了,她不免心疼,还是煲电话吧。原本足够暖心的温热,从电话那头传递过来,只可暖耳了。
似乎都没法放弃,一份生出根须的工作,一份足以支撑生活的薪金,在一个饱和时代,哪是说放弃就可以的。那么放弃这段感情?三年、一千多个日子、数不清的故事,又岂是说抹煞就能从心间抹煞的。
再三年,两地牵念。转眼,他晋升部门经理,她成为副科长候选人,忙碌而疲惫。电话里,总在一个话题上绕圈,说着说着,两头寂了音。即使见了面,短暂的男欢女爱后,依然是绕不开的残酷现实。多年的情感,狠狠心丢开吧,终是不舍。电话费加速度般地飚升,两人不约而同:上网吧,发妹儿。
他和她,在处理完文件或签完一份定单的空隙,点开邮箱。他的信,她的信,夹杂在一大堆信函间,一眼翻找出来,先读为快。欢乐之事,例行告知一声,再例行回句祝贺。至于痛苦,几段文字又可以化解多少。可是习惯了,寄放进文字里,总觉得对方可以读懂。至于懂了几分几成,倒不重要。
他和她,每天在干涸的网路上游来游去,遥相慰藉,相濡以沫。渐渐地,演化成在空气中也能呼吸的鱼。
|
|
|
----------------------------------------------------------- 如果世界上有100个人爱你,那其中一个是我;如果世界上有10个人爱你,那其中一个是我;如果世界上有1个人爱你,那肯定是我;如果世界上没人爱你,我肯定不在这世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