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5/11/11 22:57:20 人气:99
|
楼主 |
谁来拯救社会道德的崩溃
2005年11月10日上午,一名劫匪抢劫了一个陌生女子的耳环,48岁的保安杨文凯追了上去,但是却被劫匪用刀刺中了心脏,倒在了血泊里。就在大街上,很多人围观,却没有人上前施救,也没有人帮忙报警,在杨文凯老乡的哀求下,三轮车夫都不愿意帮助把受伤的杨文凯送到医院。就那样,在血泊里躺了半个多小时,最后等杨文凯的妻子赶到,等救护车赶到,杨文凯最终还是走了,死在了手术台上。(《南方都市报》) 后来,记者采访专家,采访了社会学教授,采访了普通市民,在镜头面前,每个人都那么地正义凛然,纷纷谴责那些围观的人们没有道德,谴责路人的冷漠和麻木。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看来,这就像是一个程序,像入党就要宣誓一样,我想,假如,那些被采访的人专家、教授、正义市民,他们就是现场,是否又会去施救呢? 假如单纯地跳出事件想想,的确很不可思议,报个警,叫个救护车,打个电话又不用钱,为什么就没有人去打110呢?但是,除了对杨文凯的冷漠,这背后,是否还有对社会对政府的不信任呢?这样的事情,已经不只一次发生了,或许,报过警的人,才会知道,报警的意义也仅仅是打了那么一个电话而已。假如110真的那么灵的话,这社会道德,也不会到了崩溃的边缘了。 或者说,社会道德,已经崩溃了,也是不为过的。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里还可以夜不闭户,在城市里也并非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只过了短短的十多年,社会道德、社会正义、社会责任就这样荡然无存了呢?不要对我说,社会道德还在的,因为还有像杨文凯这样的无名英雄在。英雄,他们给社会留下的是背影,而我们带给英雄的又是什么?英雄走了,永远的。 或许,就算社会极度动荡,极度混乱了,英雄还是会有的。就像无论国家如何富强、如何和谐,都会有恐怖分子一样。有时候,英雄,跟社会环境是无关的,那是人性的光辉极限。但是,社会道德、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跟社会环境是休戚相关的,13亿中国公民,更多的不是英雄,也不是前呼后拥的高层,而是百姓,是每天都生活在社会环境里的个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匹夫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假如说社会治安是公安机关的职责,那么挽救社会道德,又是谁的职责?当“匹夫”想要承担“责任”的时候,又该由谁来引导和组织?假如没有一种信仰,“匹夫”最多,也只是一盘散沙。 想起了另外的一则报导,说是广州体院的学生,利用自己身体的优势,自发组织了二十多个学生,打击“双抢”犯罪分子。事件报导以后,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政府部门又出来说话了,说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与犯罪分子斗争应该是公安机关的事情,虽然这种打击犯罪分子的行为值得肯定,但是也应该由政府专门的机构来部署。 似乎,无论是专家、教授、还是政府部门的话,都是那么的有道理,那么地动听,但是,当老百姓需要帮助的时候,当“双抢”分子实施犯罪的时候,他们又在什么地方呢?中国的官员已经很多了,平均每28个人就要养活一个官员,不要再以警察太少为借口。假如真的太少,那么我相信,只要政府出面组织,那么多的民兵连,那么多的热血青年,还是很愿意为社会出力的。毛泽东的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是运用了“人民战争”战略,为什么到了现在,政府与人民的距离反而越来越远了呢?难道,现在政府就已经不需要老百姓了吗? “构筑和谐社会,”既然有了这个决心,那么就多做一点实事,少喊一些口号,不要在老百姓需要的时候缺位。 社会道德的拯救,真的需要来一场“人民战争”了。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