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5/11/11 23:03:50 人气:110
|
楼主 |
为什么屡禁不止
我们的汉语里,有一个很让人头疼的词儿,叫做“屡禁不止”。查《现代汉语词典》还未收录此词条,估计下次修订一定会补上。若为该词儿注释,似乎很简单,屡,多次讲,即多次去禁止,而没有禁止住。 为什么禁止不住呢?这个问题就复杂的多了,不加以认真的思考,分析,很难见到庐山真面目的。 第一,是真禁了,还是假禁。只要是真禁没有禁止不了的事儿。建国后,把妓女禁了,把吸毒禁了,把黑社会禁了,把赌博禁了。那时真禁。只要是假禁,那就没有禁得了的事儿。 说是假禁,也许有不少人,特别是各级官员不乐意听,或不承认,或不愿意承认。但事实终归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比如媒体报道的公安部已在青岛市暗访了多处赌黄场所,可以说已铁证如山了,公安部与山东省公安厅以及当地公安系统联合行动,结果却扑了个空,这就是假禁的铁证,况且据报道说,这些赌黄丑恶买卖竟与管理部门一墙之隔。当然还有不少报道说,公安干警和买淫女结成联合体,还给买淫女配备了BP机和手机什么的现代化武器,一旦有嫖客上勾,买卖做成,公安一捉一个准,事后罚款按比例分成,真可谓财源滚滚也。若真得禁了,让公安们喝西北风去?!恐怕这类似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吃喝玩乐屡禁不止,乱罚款乱集资乱收费屡禁不止,行贿收贿索贿吃回扣讨好处费屡禁不止……这些屡禁不止均有不同程度的假禁佯禁,一些人从心底里不想禁,不愿意禁,不乐意禁,因为这里面有大大的好处利益啊。 假禁佯禁并不是说不禁,说禁如同一阵风,而且雷声大雨点儿小,避重就轻,从轻处理,以便禁而不死,禁后能活,活后有利。一阵风过后,所禁立即又活跃起来。再禁,仍是假禁佯禁,仍是雷声大雨点儿小,避重就轻,从轻处理,以便禁而不死,禁后能活,活后有利……如此反反复复,治病不去根,斩草不除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 第二,是认真禁了,还是敷衍。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干任何工作,包括禁止一切该禁的东西,只要“认真”二字当头,就没有干不好的,没有禁止不了的。反之,如果不认真,啥事儿敷衍塞责,诸如好人主义啦,怕得罪人啦,顾及面子啦,得过且过啦,不关己事高高挂起啦,民不告官不究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啦,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啦,装糊涂卖傻啦,装聋作哑啦…… 不真正禁和不认真禁,假禁佯禁和敷衍塞责,思想观念上不同,目的也不一样,但效果如出一辙。不真正禁假禁是自身利益的驱动,一是怕自己的财源的丧失,二是怕禁来禁去禁到自己的头上来(因为自己身上也是千疮百孔不干不净)。再者是老好人思想在作怪,是人情大于法,是权力高于政策,当然还有一味儿地支应公事儿的工作作风的贯性使然。 说到这里,我忽然觉得开头说错了话,“屡禁不止”这个词儿还是不要得好,再修订词典时,奉劝专家学者们千万别收录此词条,决不让它合法化,并且在语言文字界赶紧掀起一场铲除“屡禁不止”一词儿的活动,严禁一切作者编辑使用该词儿,对所有擅自使用该词儿的新闻媒体进行重罚,试看还“屡禁不止”否? 看看,这篇文章不是具有十足的文痞味儿么?是不是找错了屁股?打错了板子?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