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5/12/14 23:16:00 人气:152
|
楼主 |
小议反潮流
反潮流曾经是一个令全中国人民为之瞩目的词,如今早已蒙尘老厚,难见踪迹了。 反潮流这个词大约源于弄潮儿。清人的散文里有一篇周密的《观潮》,写得十分精彩,令我对弄潮儿敬意有加:“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刃中,腾身百变,而旗尾不沾湿,以此夸能。”真正惊心动魄,巍为壮观,这便是反潮流的“原始生态”吧。 显然,反潮流是需要大无畏的精神的,它的基础是扎实的技能。引申的大义应当离不开对真理的追求,不因追求的无人理解,曲解,乃至激烈反对而放弃。 当初因了文革的特殊状态,黄帅、张铁生们成了所谓反潮流的英雄,最后的结果当然不妙:那不过是符合一时的政治需要,而非对真理的真实寻求。是故,政治气候很快就变了,他们也就黯然失色,甚至走向了反面。却也因之一度混淆了反潮流的真意——真正的反潮流当然不是这样。 反潮流的内涵需要思想的指引,立足点在于特立独行。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当初的布鲁偌是反潮流的英雄。他敢于在地球中心说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提出并坚持太阳中心说,因此,他被当时的罗马教廷下令,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我们也可以肯定,伽利略是反潮流的战士,他为了发扬光大哥白尼、布鲁偌的学说,遭致严厉迫害;最后不得不违心地承认“错误”,但他在“认错”的同时,总喃喃的低语:“可地球的确是在转动的啊!”足以显示他从未真正的屈服,更没有放弃真理。在中国,我们也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出许多真正的反潮流人物。从“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屈原起,到潭嗣同的“改革未有不流血的,中国的改革流血请从我开始”等,都是反潮流的英雄人物。可以说,反潮流的源远流长从未断绝。即便在文革期间,也有真正的反潮流战士,诸如张志新、遇罗克等,他们捍卫真理的大无畏精神至今让我们为之动容。 有了反潮流的精神,我们才能够有比较开放性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才能够更好的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才能够有更多更快更好的发明和创造,我们的社会才能够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寻常的时候,反潮流反映在一些独到的眼光里。街上流行红裙子,你不屑一顾,便有了反的意思;时尚的地步大约在潮流和反潮流之间。时尚一旦流行就失去了意蕴,而反流行即可能是另一时尚的先河。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拔方式,也多少有些反潮流的含蕴,破格则更进了一步。 我想,一个民主和进步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具有特别宽容精神的社会,对于反潮流的人和事自会有容忍的空间,“我可以不同意你所说的,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如果人们都能够如是做为,反潮流就不会再以流血和牺牲生命为代价了。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