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情感世界 >> 滚滚红尘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为“张扬女性身份”喝彩
号码:100497
呢称:
知心爱人
等级:3
积分:14739
主题:1108
回复:1066
注册:2000/7/9 22:16:50
发表:2005/12/14 23:19:14 人气:225 楼主
为“张扬女性身份”喝彩


有人(包括女人自己)总喜欢用“女人气”这个词儿来贬低女人。其实,正如“男人气”是男人的一种魅力特征,“女人气”也应该是女人的一种魅力特征。至于在“女人气”前面再加一个“小”字,也正像在“男人气”前面再加一个“大”字一样,完全可以看作是对某种性别特征的“可爱性”的强调。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就从美学角度指出:“小”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爱称。而“大”,则是对崇高事物的赞誉(这一句不是博克说的)。当然,只有傻子才会以为这仅仅意味着男人才崇高,女人才优美。如果有人说为什么不叫“大女人”、“小男人”,你就干脆别理这傻子。有些女作家甚至对“作家”前面冠一个“女”字都大为不满,据说丁玲就曾为此大发雷霆。其实,说“男作家”“女作家”,就像说“男演员”“女演员”“男画家”“女画家”“男大夫”“女大夫”甚至“男兵”“女兵”一样自然――正如把“人”说成“男人”“女人”一样,仅仅是为了表示性别给予人、作家、演员、画家、大夫和战士的某种天赐区别而已――谁能否认这种区别呢?既然上帝以性的形式给予男女巨大差别,这种差别就必然会表现在他(她)们的一切言行及其艺术作品和表演的形式与风格上。我不明白:连“女战士”都没啥不良反应,怎么就偏偏“女作家”这么神经兮兮的?过分的自尊其实是自卑者的一种过敏表现。千百年来,由于社会自身的发展状况,造成女性的社会和家庭地位普遍低于男人,所以历史给予女性一种面对男女问题的思考时普遍自卑的心理积淀(而女作家在这方面尤其敏感),它将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在人格上平等的回归,而逐渐从女人心理消除,但目前肯定还没完全消除。

有人为了贬低某些当代女作家,就拿丁玲等前辈女作家来说山,说她们都不像某些当代女作家那样“张扬女性身份”。不可思议的是,“张扬女性身份”居然被视为可怜、可羞、可贬责!如果有哪个男作家在其作品中“张扬男性身份”,那肯定决不会有人加以贬责,反会予以褒扬!我以为,从女人不愿意“张扬女性身份”到敢于“张扬女性身份”,实在说明了社会的大进步。毫无疑问,在男女平等的社会,女性越“张扬女性身份”,致使男女的性别差异越大,这个社会的美丽和魅力就越多!

曾几何时(例如文革时期),中国女人竭力在各方面(包括着装)向男人看齐――从内心到外表都使劲儿缩小性的区别――那时,世界一片灰色。但是现在,你从满大街、满电视的广告或T型台上袒胸露臂、长发飘逸、款款扭腰摆臀、媚眼儿斜睨的无数靓女形象上就能看出,世界早已成为张扬女性魅力的天下――正因如此,世界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令人赏心悦目――男人女人无不赞赏。对此,谁会说不?就此而言,说“美女作家”有何不妥?人们不是总在赞叹科学家居里夫人和女诗人林微茵的美丽吗?如果天下的才女都美丽,谁敢说这个世界不是更加可爱而是糟糕透了?

说你女作家“挺漂亮”,难道不是褒词倒是贬意?究竟是谁“联想”过多(见2001年4月17日《文艺报》:《“我们是中国文坛的“铿锵玫瑰”》,作者赵凝)?说者还是听者?长久以来,国人总是听不得男人当面夸女人漂亮,总疑心其有色狼倾向。所幸现在这样的人儿毕竟不是很多了……

林妹妹怎么了?难道林妹妹不是一朵“铿锵的玫瑰”吗(见《“我们是中国文坛的“铿锵玫瑰”》)?比起健康结实的薛宝钗,敢于表现出孤傲个性,敢于和宝玉一样蔑视、嘲笑封建仕途思想的林黛玉,尽管病病歪歪,却更是一朵“铿锵的玫瑰”(不过还是叫“带刺的玫瑰”为好,何必那么咋咋呼呼)!不见得“铿锵的玫瑰”就都得像男人一样膀大腰圆、敢去踢足球、或者愣能粗着嗓门儿喊一声“狗日的足球”吧?!现在有男人尚且嗲声嗲气、搔首弄姿,女孩儿们有点儿嗲声嗲气、搔首弄姿,我看碍不了啥国家大事儿。

总之,关键在于:正因为如今社会男女平等,张扬女性身份才不会使女性受到歧视,张扬女性身份也不会妨碍女性在事业上和男性比肩!所以,我倒要执拗地问问:“女作家”们在作品中“张扬女性身份”有何不妥?

对于动物界的父母来说,抚育儿女本是其唯一天职。唯其人类还必须尽社会之职――因为这已成为他们赖以谋生、养育儿女的唯一手段。那么,作了父母的男女,无论哪一方承担家务或外出谋生,都理所当然。过去,男女不平等不仅表现在女人被囿于家庭,而且表现在男人如果不外出谋生“养家活口”,就会被耻笑。现在,妇女在人格和事业上普遍与男性齐头并肩,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已有男人乐于呆在家中料理家务,以便让能干的妻子全部精力投入事业。对于这样的男人,社会媒体(报纸、影视等)一片赞誉,认为这是社会之大进步——唯其如此,男人与女人平等的日子才真正开始。然而,当一些现代女性心甘情愿承担家务,以便让能干的丈夫全部精力投入事业时,却有人大呼妇女“又倒退”了,指责这些妇女“没出息”――惊呼“女人怎么了?!”其实,我们倒应该问问这些指责者“怎么了?!”起码他们并未弄清什么是真正的男女平等。问题仅在于:如果婚姻破裂,在家的(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家庭主夫)一方总要受到些损失――必须得再找工作。所以,双方都需要(对选择在家“工作”)慎重考虑,但这和“妇女倒退”完全两码事儿。

笔者认为:只有当女人承担家务、全身心养育子女而又不受人歧视、完全享有与男人同等的人格和社会福利――没有“受抛弃”的后顾之忧时,才是社会真正达到最大进步的一个标志――因为本来动物界的所有母性都被大自然赋予了养育后代的主要责任!一个正在哺乳的母亲不呆在家里怎么行?一个幼儿的母亲不呆在家里怎么行?当代部分优秀妇女的重新回归家庭,可能正是某种社会最大进步的开始。别忘了,一切事物向前运动的规律都是螺旋形上升――周而复始。

可叹的是,在贬低当代女作家的人中,就有许多女性。她们竟然附合男性批评家说:这些女作家“用身体写作”!在过去,男性作家和画家们肆意描绘女性裸体和性爱,尤其《金瓶梅》作者,在其书中有大量淫秽性质的描写,却从不见有人对他们说过“用身体写作”之类的混账话。人们(主要是男人们)甚至一再为《金瓶梅》“翻案”,不断提升其淫秽之外的“价值”。而当现代女性刚刚挣脱了千年封建桎梏,敢于和男人一样大胆甚至张狂地描绘男性裸体和性爱时,就马上有人如此义正词严、说三道四,将其文学价值贬得一钱不值。不错:有些年轻女作家所描绘的性爱场面,因缺乏深刻的精神内涵——缺乏真情之爱而显得过分肉欲化,难免显得浅薄无聊。但人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以如此侮辱性的语言将其“一棍子打死”,单从文字水平和艺术创造力而言,其中有些女孩儿作家的确才华横溢,其对爱情的敏感细腻的体验,亦非男性作家可比。只因她们年龄尚小,又恰值生活在一个与我们曾经生活过的严肃时代如此不同的花花世界中,难免思想混乱而放肆宣泄――其实仍然是体现了这一代人真实的、“不幸”的一面,体现了当代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给新一代人类带来的另类遭遇和不幸。

还是女作家陈丹燕一语中的:“我觉得卫慧不是反叛,她的书是被压垮的书。她是一个被这座城市打垮的人,被太多的欲望打垮了”(见2001.3.13.《作家文摘》)。

还有些人,拿出一种正人君子的腔调,居然指责女作家九丹的作品是“妓女文学”,显见他们是多么浅薄,正因为九丹是这样深刻。尤其她对把德里达看做精神的“爹”的后现代派知识分子的剖析,幽默、犀利而深刻。她善于用幽默的手笔写悲剧。

笔者对个别所谓“新新”“另类”或“粉领”人的爱情描写亦有看法。在其笔下,男人要么是拜倒在女人裙下、爱情至上的弱者,要么是把女人当作泄欲工具的流氓,要么是以爱情为诱饵通过女人垂钓名利地位的势力小人。反过来,女人在看透男人之后亦变得玩世不恭,甚至变成玩弄男性的“复仇女神”……总之,她们时常表现一个人欲横流、花天酒地、百无聊赖加无可奈何的浑浊而苍白的人类世界,既没有真正的喜剧,也没有真正的悲剧。因为没有认真的爱,也就没有认真的痛苦和仇恨,所以显得肤浅。然而,这种肤浅和“腐烂的脂粉气”也并非是“小女人”作家们独有的,就连著名男作家、写作老手们也偶尔难免。例如贾平凹的《废墟》,其脂粉气和性意识就颇浓。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这正是当代社会现状一个侧面的真实写照――几乎整个社会都在纵欲和肤浅化,你能单单指责这些作家和女孩子吗?

为此,笔者执意要加入几乎已被一边倒的舆论批评的、“张扬女性身份”的“女作者”行列(尚不敢自称女作家),并有意通过“小女人”的眼光来描绘男性品格、裸体及其性爱动作(无妨就此而称作“小女人派”,以衬托“铿锵的玫瑰”之更加铿锵),其目的却是为了张扬真正的男性品格和魅力,歌颂体现着青春、健美、富有生命力的美好爱情和性爱(您等着瞧吧)。

我相信,只要运用恰当的文学语言进行描绘,即使是很私人化的、纯粹的爱情和性爱(从个体来说,爱情和性爱绝对是私人化的,从其本质意义来说,所有个体的爱情和性爱都带有普遍意义,就看作者如何描绘了)也会呈现其天赐的价值和诗意,表现出大自然赐予它的生机勃勃、诱惑人心的美。

饮食男女,人之性也!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本主题共有回复 0 个 本页: 0 -- 0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