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1/12 16:36:00 人气:116
|
楼主 |
难以释怀的亲情
最近看了很多电子版的电影,其中《千里走单骑》和《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都是在表现一个字,爱。 就那样简单的娓娓道来,平铺直叙,爱,深深的爱,父亲对儿子的爱,女儿对母亲的爱,只是知道在对一个人的牵挂和难以释怀。 《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中那个经常不在母亲身边,忙于生计和照顾老公的女儿,突然发现母亲很迅速的苍老了,而且有了病,急匆匆的开始给母亲治疗,住院,守护,在这个过程中,母亲的固执倔强,也曾经引起了彼此的不愉快和怨恨,但是浓浓的化不开的亲情包围在身边,不管是女儿说了什么还是母亲做了什么,她们都能很快的放下,再重新开始治疗还是术后的恢复锻炼,可是就是女儿最后的坚持要母亲的锻炼还是没有能挽救母亲的生病,在一个清晨,母亲离她而去了,因为在此之前,母亲知道自己已经去日无多,还做了一个梦,叫一个人带她走,说还没有告诉女儿一声呢,还要留下来。可是迟迟不忍心告诉女儿真相。就是在离开的头一个晚上,母亲说快出门了,有几句话要说,就几句,女儿还是因为天色太晚了,休息吧,有话明天再说,母亲只是说,天要凉了,出去多加衣服。最幸福的是给母亲洗澡的时候,母亲会感觉这是老来福,女儿却因为没有好好的照顾母亲而越发的深深的歉疚。在手术前的那个晚上,女儿因为母亲的静静的睡眠而由于母亲看开了生死的那份淡然,和与女儿的诀别的满不在乎还在伤心落泪,可是母亲又哪里睡着了呢,只是一个假象而已。等到母亲真的离开了,她会做梦一样的感觉母亲又回来了,在唤她女儿。而女儿回来的时候,她居然也象母亲一样问,你找谁?情节是何等的相似,又是何等的伤感。 《千里走单骑》中那个愧疚的父亲,为了要满足儿子最后的一个心愿,自己跑到中国云南,不远千里来拍摄一组面具的戏曲,其实他自己本身也是在实践着关公关老爷的千里走单骑呀。在这一路中,有多少热情的中国人因了他而感动,而给予了他那么多的帮助,那个开始收了费的本地农民导游最后把钱退给了他;那个在监狱中改造的父亲,也就是他要拍摄的主角,因为思念儿子而泣不成声;他毅然的要去石头村把他儿子带来,而这个儿子又让他体会了多少作为父亲,与儿子交流的机会,在那个迷路的夜晚,他们一个吹口哨,一个闪相机,可是直到第二天人们找到他们,他们在一起是愉快的,默契的。当孩子睡着了,他那样紧紧的抱着他,这叫他怀疑他和自己的儿子已经有多久没有这样彼此的拥抱过。是啊,感情是什么,是身体和心灵的彼此的互相依偎,互相取暖呀。在儿子和他之间缺少的那份沟通的理解,最后都做到了,儿子在临死之前也给他写了一封信。是啊,在这个过程中,他慢慢的体会儿子那种身在异乡,在陌生的环境中,由于语言的隔阂,没有了别人的帮助,寸步难行的那份无奈和孤独,儿子感觉自己也一直象那戏曲中一样,一直在戴着面具活着,不敢面对自己和别人,甚至是父亲。等到他想要摘下面具,准备和父亲真正的面对的时候,却是身患绝症,完全没有了任何机会。毕竟他们最后彼此和解了,也理解了,这也就够了,虽然含有了很多悲哀的成分,因此,让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彼此好好的对待吧,彼此珍惜,理解,有什么话就要说出来,没有解决不了的任何问题,只要大家一起去面对,总是能解决的呀。 是啊,血浓于水,人类产生了几千年,因为有了感情,让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尽量避开矛盾,不要再人为的制造隔阂了,彼此沟通,彼此理解,那么我们的世界会变的更加的美丽和动人吧。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