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1/14 11:15:44 人气:165
|
楼主 |
红颜祸水之妲己与潘金莲
提起红颜祸水,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古代的若干娲水美女,比如西施、扬玉环、貂蝉和妹喜。她们都是因为容貌出众而倍受宠幸,最后成了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其实,往深一层想,她们的容貌是否真的如此出众?你见过?相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没有人能够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可既然史书是这么写的,传奇是这么写的,如今也无从考究,那我们权当真有那么一回事吧。 我内心是不太相信一个女人的容貌会使“六宫粉黛无颜色”,那也是情人眼里出的“美女”罢了。现有很多人持一种观点,那就是红颜祸水这个错误要归罪于男人的好色,她们之所以祸水是因为被男人利用了。仔细想想,除了这个观点被大多数人接受外,红颜祸水这个错误恐怕也要归罪于女人,比如妲己。 关于祸水红颜的说法很多,我在这里就不累赘了。我拿另外两个颇受争议的祸水红颜来说事,一个是妲己,另一个就是潘金莲。 先说妲己。 妲己是一个由千年狐狸精幻化成的蛇蝎美人,因为盅惑纣王荒淫误国至使生灵涂炭、国家灭亡。 在《后妃》一书的注解中,“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他在妲己进宫后纵情声色,不理朝政,为她造鹿台以敛财,为她作酒池肉林,每日酣饮作乐,甚至为博美人一笑,滥用重刑。昏庸至此难怪要遭灭国之灾。可《封神榜》却归罪于“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这妖孽又是怎么来的呢? 在《封神榜》第一回《纣王女娲宫进香》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说女娲娘娘降诞,见粉壁上诗句(见原著,此按下不表)大怒,即唤彩云童儿把后宫中金葫芦取来,名曰:“招妖。”不一时,三妖进宫参谒,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在女娲面前下跪听令。 女娲娘娘道:“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叁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娘娘吩咐已毕,叁妖叩头谢恩,化清风而去。 正是:狐狸听旨施妖术,断送成汤六百年。 虽说是千年修行的狐狸还得听顶头上司的号令,这也算是一物降一物了。 那个千年的狐狸精下得凡来,勾有苏氏的女儿妲己之性命,然后借其之窍成人,这就是“恩州驿事件”。 商纣王征服有苏氏后,有苏氏献出了自己的宝贝女儿妲己,这便有了后来的纣王沉迷妲己美色,对她言听计从,然后做出一系列残害百姓、陷害忠良的事情来。 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女人有貌不是错,错的是替男人为虎作伥,为男人撑腰。 妲己进宫后,极尽柔媚之伎俩纵欲杀人。一是唆使纣王造炮烙杀忠谏、治虿盆荼毒宫人;二是怂恿纣王炮络杀死比干,剖腹挖心,以印证传说中的“圣人之心有七窍”的说法,结果一无所获;三是见一孕妇大腹便便,为了好奇,不惜剖开孕妇肚皮看个仔细,枉送两条性命。所有这些,都是借妲己之窍的千年狐狸所为,而她的所为也是奉女娲娘娘“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的密令,只是她没有遵循娘娘“不可残害众生”的劝戒,因此不能修成正果,那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 但象“敲骨看髓、剖腹验胎的事”有很多读者不太相信,说这毕竟是小说,人是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在创作的过程中不能避免杜撰的事情发生。我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强纣王断送江山的“真实性”。 再说潘金莲。 无论是在施耐奄的笔下还是在笑笑生的笔下,潘金莲都是一个美目顾盼、体态婀娜的美妇人。 在《水浒传》中,潘金莲原是张大户的使女,因不肯屈从于张大户,使其恼羞成怒,把她嫁与相貌丑陋的三寸丁武大郎。你想啊,在如今这个美女泛滥的年代,多少自持“天生丽质难自弃,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才女都向往着嫁个有才有财的如意郎君,何况自持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敢作敢为的潘金莲呢? 就准你现代女性有追求,人家潘金莲就不能有追求了?只是潘的追求实在坎坷,因为她没有生在好时代。中国五千年文明,最起码有两千年是封建君主制度,女人根本就没有地位,女人要想出头,唯一的办法就是征服男人从而征服整个世界。此话走远了,潘还不至于有如此抱负。 潘金莲到底在追求着什么我们估且不管她,因为作为个体来讲都不一定能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何况那已作古了N年的潘氏? 关于潘金莲的美貌似乎比妲己还要胜一筹,在笑笑生的《金瓶梅》里,笑笑生曾借吴月娘之口对潘金莲作了如下评价: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流。论风流,如水泥晶盘內走明珠;语态度,似紅杏枝头笼晓日。看了一回,口中不言,心內想道﹕“小廝每來家,只說武大怎样一个老婆,不曾看見,不想果然生的标致,怪不的俺那強人爱他。” 如此看来,无论是在施耐奄的笔下还是在笑笑生的笔下,潘金莲那真是美呆了。如此美貌的一个妇人不“祸水”那还真是说不过去。因此,在此两男作者的笔下(这里没有鄙视的意思,因为我喜欢的《红楼梦》也是出自男人之手),潘金莲还是一个“色女”,一个争风吃醋的淫妇。 在《金瓶梅》里,潘总共与五个男人有染,一个是武松,一个是西门庆,一个是琴童,一个是陈经济,最后一个是王潮儿。 在我这篇文章里潘金莲的淫乱是有原因的。 潘金莲对武松的爱是真挚的,是一种美女惜英雄的情怀,因为嫁给英雄会有安全感。因此她主动邀请武二搬来家住,而且对他百般逃逗,献尽殷勤,这说明潘金莲是一个敢于追求个体幸福的女人,她不理会道德规范的约束,敢于反抗压抑人性的封建专制制度,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可武二偏偏不为所动,说明武松还是一个比较正直的人,能够抗拒情色的引诱。我相信在这世界上还是会存在这样的男性的,那些对武二不为色诱是因为虚伪的观点只是部分“色男”为己辩护的一家之言罢了。 武松断然拒绝了潘金莲的求爱,潘只好寻找下一个“幸福”的目标,从这点再次说明女人美貌并无过错,你只要“不为所动”大家便相安无事。 西门大官人就不同了,他给潘的印象是“风流浮浪,语言甜静。”而且频频向潘释放电波,使潘觉得此人对她“有情”,既然他“有情”,她自然“有义”,因此俩人很快就走到一起。潘金莲应是一个率性之人,她曾对西门庆直言道:“奴家又不曾爱你钱财,只爱你可意的冤家,知重知轻性儿乖。”说明潘金莲所追求的仍不是“大恶”和“淫荡”而是西门庆的“轻性儿乖。” 跟了西门庆后,潘金莲并没有满足到手的这点幸福,而是要追求更大的幸福,那就是独自霸占西门庆。这点与现代女人不愿二女共侍一夫的观点相一致,由此看来,潘金莲往后与仆人琴童,女婿陈经济偷情,其最大的动因就是因为西门庆的不专一,她既是在报复西门庆,又在违抗封建制度下的纲常贵贱。可西门庆是什么人?是“打老婆的班头,坑妇女的领袖”,潘金莲跟了这样的一种人有她的好果子吃吗?潘虽勇敢,却很盲目,这便落了个“淫荡”的罪名。 我们也不排除潘金莲有原始性欲的冲动,她的种种作为也谈不上什么民主性,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人的觉悟性还没达到那种层次。潘只是情欲压倒了理智,最后让自己步向深渊。但我赞赏潘的独立和勇敢,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姿态。 《水浒传》是一部对英难歌功颂德的小说,《金瓶梅》是世俗小说,是从《水浒传》中截取一段敷衍而成,可两部作品我都不喜欢,因为在这两部作品中,女性都是作为一种点缀或玩物在书中出现,对女性的描写极尽丑化之能事,这当然有男性主观意识在里头,这就象我们常常说的,男人三妻四妾天经地义,女人这样做了就是“淫妇”、“荡妇”,因此女子作出这样的事来可以被当作典型写进历史,写进传奇,写进野史。 在《水浒传》中,武松的杀嫂行为不失光明磊落,但手法极其残忍,这在整部《水浒传》中都有类似的描写,比如石秀杀潘巧云,杀之前把潘巧云上上下下贪婪地扫了一遍,甚至剥去她的衣服,透视她赤裸的胴体。而在《金瓶梅》里,作者在武松对潘金莲开膛剖腹之后却念念不忘对其性特征的描写,比之《水浒传》有过之而无不及,极度色情和残暴,好象潘金莲不是被屠杀,而是在享受。 人类总是在极度的压抑和极度的纵欲中摇摆,从潘金莲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点,人性在某些方面竟可以扭曲到如此可怕的地步,“红颜祸水”的论点虽然不能只往女人的头上扣,但它并没有背离人性的真实。从潘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所有的人都偏离了文明社会所附予的那种所谓人的本义。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