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1/15 15:19:51 人气:193
|
楼主 |
赵本山小品浅析
眼看又快到春节了,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依然能看到赵本山的小品,可惜的是高秀敏不在了,范伟也因剧本原因未能再次与老赵合作。回顾赵本山以前的小品,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欢乐,笔者不揣浅陋,试谈一下自己对赵本山小品的认识,还请方家指教,不胜荣幸! 赵本山的小品现在已经成为“春节联欢晚会”的“撒手锏”了。他的小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得益于他常年生长的那片黑土地,那里的风土人情给了他丰厚的艺术营养。赵本山从事过多年的“二人转”表演,吸取了很多“二人转”的精华。他的表演深得东北观众进而赢得全中国观众的喜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的小品表演中有很多与相声表演不谋而合的东西,也许赵本山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相声表演的影响。在此,谈谈我的肤浅认识,请方家指教。 他的小品中也有“说、学、逗、唱、迟、急、顿、错”(赵本山的小品里面还有很多与相声技巧相似的地方,笔者只是择其要点谈一谈自己的肤浅认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说” 赵本山的小品多以语言风趣幽默取胜,并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经常使用“四六八句”合辙押韵的排比句式。这样,一方面琅琅上口,便于演员记忆、表演;另一方面也给观众一种台词上的韵律美。 如:《拜年》中 “瞎么杵子去南极,根本就找不着北;就好比脑血栓练下叉,根本就劈不开腿;大马猴穿旗袍,根本就看不出美;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根本就够不着嘴。” 有的时候,演员一上场就先用这种排比句简要介绍剧情、人物,起到了定场诗的作用。如:《钟点工》中赵本山一上场说的那几句台词。 再如:《卖拐》里面人物对自己的介绍 “都管我叫大忽悠,我能把正的忽悠斜喽,能把蔫的忽悠苶喽,能把奸人忽悠苶喽,小两口过挺好,我能给忽悠分别喽,今天卖拐,一双好腿我能给忽悠瘸喽。” 前面交待“大忽悠”的人物性格,最后一句概括小品内容。 二、“学” 赵本山的“学”是内外行公认的,他模仿的“盲人”(《十三香》),“老太太”(《小草》),是家喻户晓的赵本山品牌艺术形象。 三、“逗” 赵本山的“逗”融会了二人转、相声、笑话等多种艺术手段。 如:《昨天今天明天》中 宋:“隔壁武老二瞅见我一眼就浑身发抖。” 赵:“武老二脑血栓,瞅谁都哆嗦。” 我们细细玩味赵本山这句话,是否有些相声里面“抖包袱”的味道? 他也能将人们熟知的脑筋急转弯、小笑话自然流畅地安排进自己的小品当中。 如:《卖拐》中的脑筋急转弯测试;《送水工》中“喝洋酒闹误会”原来就是一个小笑话。 四、“唱” 赵本山具有一条好嗓子,演唱二人转高低自如,他也将这方面的优长,适当的安排进他的小品当中,使小品具有亮点。 如:《小草》中几乎通篇都是学唱,有点像相声《学大鼓》中的“大杂烩”。 五、“迟” 如:《拜年》中“他有点仗势欺……这话不好说。”在“仗势欺”后面用的就是“迟”。 六、“急” 如:《送水工》中“我说你开,他‘砰’的就起开了,我说你开玩笑呢!”这一句里面在“他‘砰’的就起开了”后面紧接着就说出“我说你开玩笑呢!”用的就是“急”。 七、“顿” 如:《小九老乐》中“我现在气儿还没消呢,我回家,不还得往外撵你嘛。”在“我回家”后面略一停顿然后再说“不还得往外撵你嘛。”这里用的就是“顿”。 八、“错” 如:《小九老乐》中“要是都跟媳妇说,那还叫老爷们吗;不是,要都跟媳妇说,那才叫老爷们呢。”这里用的就是“错”。 赵本山的小品中也有“铺平垫稳”“三番四抖”: 如:《钟点工》中范伟前面铺垫“三千年的古诗,真品还是赝品,我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铺垫,后面赵本山对范伟说“我是赝品呀”这个包袱才能抖响。 《治病》中赵本山上场先作自我介绍,名叫“赵大宝”,后面范伟说自己初恋情人嫁给了“赵大宝”才能起到喜剧效果,这里面就是“铺平垫稳”。 后面赵本山:“谈下一问题,你真抽过去了?”“你抽过去谁信呀?”“你真抽过去了?”这是“三番”,后面赵本山用犹疑的眼光看着范伟,范伟立即下跪“大哥,我真抽过去了。”这就是“四抖”。 赵本山在表演小品中善于“以熟化生”,虽然是自己和合作伙伴精心排练不知多少次,已经烂熟于胸的表演,他却往往在舞台上给人一种“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并不是指演员表演僵硬,台词对话驴唇不对马嘴,而是指赵本山对于自己表演上的一种刻意的安排,总是给观众制造一种他是在即兴表演的感觉,这样对于观众来说就有一种“新鲜感”,更加吸引了观众的欣赏兴趣。而赵本山在表演小品中不时地“笑场”,我推测其中不免有很大成分上是一种渲染、一种迷惑观众的手段,故意制造即兴气氛,带动观众情感,仿佛演员也置身于欣赏小品幽默风趣的喜剧情节当中,不能自控,甚至有些自我陶醉、自我得意,有意识制造一种新鲜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 当然赵本山的小品往往有范伟、高秀敏这样的金牌配角衬托,他们的表演相得益彰,每个人的表演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小品整体统一的风格,堪称珠联璧合。再加上何庆魁这样优秀的喜剧小品编剧的辅助,难怪他们成为“春节联欢晚会”最大最精彩的“看点”。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