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1/19 18:15:31 人气:113
|
楼主 |
杂谈,你花为谁开?
杂谈,一方宝地,一处净土。 这儿,是文字爱好者的心灵憩所,他们码着自己的文字,品味着别人的华章,为情所痴,为情所困! 这儿,更是文学版藕断丝连的联姻星空。 品文如品茗,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道。娓娓道来,可;诙谐讽喻,亦可。你方唱罢我登场,共营一份淡淡的书香氛围。市井分斤掰两之不堪逝于眼前,世俗的迷惘劳苦遁于身后。 品人亦然。高手咸集,宏论勃发时,予人醍醐灌顶,令人敬慕之,仰望之。 然,更动我心魄者是其情怀——在古典中把玩抚恋,于流行中迤逦拣金,苦思精华几多,启人我心智,开人我襟怀。同志者同心,清者比肩,分不得高下。 然,这儿亦是便溺之地,谩骂底毁之言如雨后粪池漂出之物时时浮现,令人藏匿不及,令人心生漠然暗笑。每此时,看客如堵,大鼓与小号共鸣,唾沫与口水齐飞。战者挥拳捋袖呲牙上阵,往往失了一个度字。 过犹,则不及。 因此说,杂谈确乎存在些许不足。 网友互动仍然不够,如前面谈的掐架现象。参与的不多,观众却多,这样能坚持多久?沉潜下去的不多,回帖数不多;阳春白雪的文章显得高不可攀,中介不够,诠注不够,与大师级人物的沟通不够,迁延日久,和者必寡,去者不返。此其一也。 其二,珍品赝品混杂,法眼不够,品评美文有余,写作经验介绍不够。比如:前段看过一个“陈清贫教战”的系列,当时收益匪浅,遂一一整理在一个文件中以备以后不时看看。如今此类好帖却无后续,不知在众网友的心中尚留几丝断简?倘若看得腻了,反正收藏在彼,需要时可胡乱翻翻;没有收藏的网友就没眼福了罢。这只是一个例子。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