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1/20 20:45:03 人气:147
|
楼主 |
买的没有卖的精
年关将至,市场繁荣。笔者将这些年来商家轮番抛出的“降价名词”依次盘点,相信对身兼读者和消费者“两职”的各位会有所启迪。 10年前,随着竞争意识的普及,商界“砍杀风”刮将起来。你“大放血”,我“大甩卖”,他“杀头价”,颇似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记得当时曾有社会学家抨击说污染了社会风气,但这声音立马就淹没在了“风”中。 看到人们对“砍杀”失却了冲动,商界能人适时吹起了“平价风”。商场、超市以“平价”作幌子,向过往行人“含情脉脉”。你是“平价”,他是“最低价”,我便紧跟“超低价”,还有的直来直去挂个“薄利小店”的牌子:咱都退一步,生意不就成了吗? 5年前,千年之交的当口,商家都瞅着“千禧年”这根救命稻草,“战争”赫然升级:折上折、亏中亏、忘本价……不一而足。上午有人喊出“答谢价”,下午就有人用“绝版价”对着干。都在价格这根钢丝上玩火,猛掏顾客的腰包。 而今借“开业”、“店庆”、“清仓”之际发一笔横财,又成为商家策划出来的“杀手锏”。有的竟不惜拿自己开涮,甚至数典忘祖。开业时打出“关门价”,清仓时说是“欲哭无泪价”,曾见过更酷的,亮出了“掘坟价”的招牌。 其实,这一波又一波花样翻新的“降价名词”,无非是商家事前精心准备的炒作,是一种促销手段而已,当不得真的。你要是经不住诱惑上前凑合,那正中人家的下怀:你掏票子的时候,精明的老板指定躲在角落里偷着乐呢。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