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2/5 18:15:36 人气:250
|
楼主 |
中国人的现代“礼”念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礼仪之邦”,早在周朝时期,统治者便已将礼教作为“立国之本,安邦之基”写入国策之中,并以此来教人民。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亦将礼仪之教作为教育的重点内容传授给学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积极上进的中国人更是不断开拓创新,将中国的“礼”念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真叫人大开眼界。 张作家患病,休养。突然接到老朋友李作家送来的请柬,邀请其参加他的作品研讨会。妻子劝张作家:“有病就别去,在家好好养着吧。”张作家说:“不行,老朋友的作品研讨会我一定要去。”妻问:“为什么?”张作家说:“上次我的作品研讨会李作家就去了,发言时他说了许多溢美之词。所以这次我也要去将他的作品褒扬一番。孔子曰,‘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这也是礼尚往来嘛。” 老李是某县政府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只是因为不谙为官之道,因而参加工作多年仍然是"原地踏步”。老李也因此常叹息“英雄无用武之地”。不久前县政府里的一名科长年老退休,科长之位便出现了“真空”。许多人都对这宝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老李也跃跃欲试,但却担心自己会因缺乏强硬的后台而落选。 这时,一位朋友将一名副市长介绍给老李。朋友声称:这位副市长“爱才如命,礼贤下仕”,你去找他帮忙,大事可成。天真的老李提着一篮子水果,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开了副市长家的大门,副市长热情地接待了老李,并在耐心听完老李的情况后,着实夸奖了老李几句。最后让他回家去等消息。最让老李感动的是,副市长“清正廉洁”,连一篮子水果都不肯接受。老张李心想:这回总算碰上好人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所有迹象都向着对老李有利的方向发展时,政府里的另一名职员坐上了科长的宝座。老李对此感到大惑不解,后来才有好心的同事告诉他那位职员送了点“小礼物”给那位副市长时,老李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的耳朵听力“有问题”,其实那天朋友说的是副市长“爱财如命,礼先下仕”。 中国人的做事“有礼有节”也表现在对外交往上。例如,日本强占中国钓鱼岛多年,至今仍依仗自己的强大国力不肯归还。面对这种蛮横霸道的行为,如果换了美国,早就把自己的导弹瞄准日本了。可惜,咱们不是用枪炮说话的“山姆大叔”,咱们是“礼仪之邦”中国。我们不能随便对“带水一衣”的邻邦动武,咱们要“先礼后兵,以礼服人”,不管对方的行为多么无礼,咱们不能跟他们一般见识,咱得保持最大的克制与忍让,保证咱“礼仪之邦”的美誉千古永存。 因此,我们只能和日本政府打打“抗议”,“谴责”之类的“口水仗”;当日本军舰耀武扬威地游弋在钓鱼岛周围时,我们的军舰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少数还在摇旗呐喊的由中国民间保钓人士租借的渔船;当日本开始给本国企业发放《东海油气田开采证》时,当日本的采油船大摇大摆开往中国东海油气田时,我们唯一能做的依然只是呼吁日本“保持冷静”,“争取和谈”。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以礼服人”。 上述事例不过是中国人现代“礼”念的缩影而已,除此之外,中国还有许多让人匪夷所思,大开眼界的现代“礼”念,真叫人看得眼花缭乱,不得不佩服中国“礼仪”文化之博大精深。快哉,快哉,现代人能如此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将“礼”发展到如此地步,孔夫子也该“含笑九泉”了。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