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2/22 19:58:58 人气:236
|
楼主 |
有感于“好人有好报”
那天一个老同事突然对我说了一句“好人有好报”,让我思量了好久,我感觉自己愧对好人这个称呼。对“好人有好报”这句话,我心中既有久存的敬畏与感动,也有与时俱进的不屑与怀疑,为此我经常会问自己:你想做个好人吗?你能做成好人吗?在这个社会上做好人已经那么难堪了? 在公共车上,我看到两位老人上车了,我让开座位,但仍有一个没有座位,我四处为他寻找着座位,没有人起来,老人坐在了横杆上,最后让座的是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而且是因为她马上到站了。看着周围冷漠与怀疑的目光,想到曾看过一个年轻人为自己身手敏捷抢一个老人之先得到座位而洋洋得意,颇觉个性,我感觉自己竟然像个异类,心里很难受,让我更难受的是,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我们七十年代的人都是听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长大的,可这时候,如果有人说我学雷锋,我恐怕会很难堪。离开雷锋的日子太久了,我们早已经忘却雷锋了,我只有隐隐的希望:有一天年迈的父母亲在车上也至少能遇到一个像我这样的人,他们就不至于因为刹车时站不稳而摔跤,而对于老年人,摔跤也许是致命的,这多少与己有关的一丝善念是我这样做的底线,可是这满车的人,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父母亲有一天也会坐公交车吗?也会遇到没人让座的事情…… 也许真的是世风日下?古人还说“爱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文明发展前进了几千年,道德却没法前进一小步,甚至会倒退?我必须不时告诉自己:不是这样,这个社会不能放弃这种信念!记得看过一个报道,一个人在街上发现有人抢一个孩子的包,他奋力去追上了包,转身回来,才发现被抢的竟是自己的孩子!虽然也有人即使看到别人抢劫自己的亲人,但为了自保也会放弃抗争,但我从这个巧合的事情上总是坚定了一份信心:这个世上好人有好报! 在文字中,在电视上,我们经常感动于恶人一念之间的善举。比如当拿活人练九阴白骨爪的梅超风为黑暗中受伤的孩子包扎伤口的镜头,比如希特勒做秀也罢抱着孩子的一张照片……也许你会说,他们平时作恶成习,偶尔做一件善事就值得这么大书特书?可我要问:除了不做恶,我们这些自认为还算好人的人做过一件事来证明自己是个好人吗?正因为全社会都把不做坏事当作好人的底限,大家才会对街头行凶视而不见,并且毫不自知已经参与了做恶。 有人说,现在这社会,做好人成本越来越高了。说到街头抢劫,同事劝我们女士:遇到坏人抢包就给他,没必要护着,更没必要追。他举例说,一个朋友的朋友,在下班高峰期一条比较繁华的街道上被人抢包,她跟着坏人跳下河坝……结果坏人没有追上,她却因脚受伤至今还躺在医院。这个例子是被他当反面教材提出来的,大家听后都觉得她不值,做事太傻!我不由想:连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这种本能的意愿也得不到理解,谁还敢主动出头为他人的事做好人充英雄?而且做好人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特别是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的事迹总是在事发后做做专访就完了,可后续呢?当英雄的代价呢?不死不伤也就罢了,如果死了,留下一家老小如何善终?如果受伤,社会有一种健全的救助机制可以为英雄养老送终吗?想想也是,保护自身利益尚且没有多少可值得称颂的,做英雄当然更没有吸引力了。 经常我觉得自己不是好人。我承认,面对丧心病狂手持凶器的恶人,我也会退缩,我曾经眼见一个距离我只有一尺之近的小偷将别人的钱包偷走,而没有说一句提醒的话。像许多人一样,遇到这样的事情,我总安慰自己:这种硬碰硬的牺牲毫无价值。虽然过后我很愧疚,我也安慰自己并不是那些麻木的助恶者之一,因为我见到坏人行凶至少会气愤会憎恨,而且我没有围观评论。可是效果是一样的,受害者除了感觉社会的冷漠外,没有得到一丝帮助,从而使他更坚定地站到了这冷漠者的行列的。而按照宿命的观点,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受害者,感受别人的冷漠。 对在社会上设立“见义勇为”奖,我很欢迎,但当一种奖励更多只能体现在精神方面,而且几乎是自身利益之外的,不争取也与己毫无损失时(虽然奖励也许很高,但代价更大),而且做好人总不能得到现世报,未来的遥远期待又根本不足以打动讲求实际的现代人,于是“好人有好报”几乎只沦为宗教用语了,很多人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冷漠态度就是很自然的了。我也不赞同无谓的牺牲,我想做好人,可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太可能做好人,更没有胆量做英雄,因为我越来越发现,做一点小小的善举如让座给老人也需要一份坦然处之的胆量了。 我想我不是个好人,我也做不成好人了。我今生也做不成英雄,因为我是个女人,做英雄不是我的理想。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