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7/29 8:36:02 人气:156
|
楼主 |
雨天晴天
如果五月连绵的雨水是因为恋着春天的缘故,那么六月的夏至是否应该多分担些无奈的忧愁?每当期待一轮朝阳升起的时候,我便不由自主地推窗而立。面朝着还在漆黑中发白的东方,一边审视变幻莫测的天际,一边抱着几许殷切的盼望,心里一遍一遍地默默念想:今天,是个晴朗的日子。 记忆久经封存,不经意中打开似乎很容易让思想受潮。看着窗外拨地而起的楼群,葱茏的树木就像一个个感叹与疑问组成的符号,任意地在我的眼睛里外交织。这座年轻富有活力的城市,平日里除了给人以遐想,真正能让人容纳的空间并不多。可我没有理会,还是在努力地张望着,或是透过淋漓的大雨,或是透过挤攘的人流。 走在阴暗的天空下,要时不时地提高警惕,抬头观望是否有借着风势飘来且积聚的乌云,避免雨水的突然袭击。这样的事例曾在我的身上发生过,其中有几次是因为没有带伞。拖着湿淋淋的身子走进家门,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心里压抑着,特别难受。电视与报纸的天气预报这时也开始提醒我们:明天会下雨,防止水灾与山泥倾泄,外出要小心,注意人身安全。还不断地升级,黄色的、红色的暴雨警告层出不穷。天气的直接影响,造成日常生活中的不便越发的让人感到困惑。 好象是熟悉了这样的字眼和情形,期间天气略为好转,太阳刚把平地上的积水晒干,接着急骤的暴雨来袭也就不足为怪了。对于这种现象,人们在晾晒衣物时显得更加小心翼翼,总要留人防守。但有太阳出现的时候少之又少,致使有也只不过象是走走过场般很快就恢复了原形。晴天,哪怕只是一天,哪怕只是一天中的白天,对于我们都可以归纳为一种奢侈的需求。 遇到这样重复的天气,空闲出门的次数不免相对的减少了。以前习惯傍晚在河堤散步,观看落霞与灯光交接的场景,可是这些闲情被雨天阻挠,早已无法领略。失去爱好让我的心终日沉甸甸的,神经也似乎变得脆弱敏感起来。呆在家里对着电视机,我有意无意地跳台,尽量地避开有关天气的消息,也一扫平常的爱好,追着电视剧一集一集的看下去。仿佛只有这样,我的心情才会好过一些。但我也是明白,天只要下雨,我的心迟早会布满乌云,最后象连日来的洪水一样,终会冲垮心底的防线。 生活不可能不让我们记住一些什么,也不可能不让我们背负一些什么,这三个多月来的风雨注定了现实与思想不可避免的碰撞。多年未见的朋友曾在电话、信里提问我一些私人问题,比如现在的近况和对日后的打算等等。我无庸置疑地回答了他们,也围绕着这段时间的天气滔滔不绝。 人生的际遇,如天气一样的令人无法不去面对与接受。历经了风雨的洗礼,我知道就算太阳能够随时出来,我的心也不会舒坦。有雨,我希望太阳的温度;有阳光,我希望雨的滋润。犹如一堵墙拦在面前,看不到墙外的一切,墙倒了又希望墙可以帮我找回一些什么。但如今雨是墙,我要看的是雨后的事物。雨水很大,以秒针更快的速度降落,敲打地面的节奏凌乱得心直发慌。 于是我想起了五月,想起了木棉花开花落,想起了那些无法抹去的过往。雨水来得很猛烈,可它冲刷不去也冲刷不了,只会让最初的景况越发的显露与深刻。我也改变不了,改变不了自己不去想它的欲望。我更不是圣人高僧,不能达到“前尘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私心,让我不得不自然而然地去选择自己情感生活中的所爱所喜。 时刻浮现出我心底最深处的,是我的所爱。如凌晨的雨露,滋润的不只是我的身体,还有我的灵魂。灵魂有了归宿,身体离得再远也不会觉得远。我喜欢雨天,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由于这层关系。但雨下得实在太过的漫长了,远远超过了我的想像与负荷。虽然我和她之间的距离与太阳不能等同,想她和偶尔出现的阳光仅仅是为了驱逐一些不必要的阴影。何况,眼看着七月就要来临了。可我却又是担心,害怕太阳的温度会泛滥,会毫不留情地蒸发掉我思念的湿度。 而炎热的夏天,并非真的代表了雨天的结束,零星的阵雨就是最好最有力的证明。其实假如我们往深一层去理解,雨天和晴天相互交替是自然界必然的规律与现象,它们的依存有时只是以另一种的方式来表达说明的话,那么我们的心境就可以坦然得多了。就如那一声声出自心灵深处的互唤,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等条件与环境下,也能促使我们紧密地相连一起,没有季节之分,没有日夜之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