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8/10 22:55:48 人气:177
|
楼主 |
聚焦日印航母计划亚洲航母追逐赛中国身处何地?
以往人们提起航空母舰第一反应就是美国俄罗斯等欧美发达国家的专利品,然而随着一些亚洲国家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他们都有意识地用不同手段,以各有特色的形式壮大自己的海军力量。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亚洲曾出现过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起飞的“经济四小龙”;如今,四个亚洲国家在发展航母方面再先行一步:想重温亚洲“航母一哥”旧梦的日本,一直立志“以军强国”的印度,新近轻型航母初露头角的韩国以及东南亚第一个拥有航母的泰国。他们的发展历程和对地区的影响不得不引发我们一系列的思考。
日本“挂羊头卖狗肉”变招造航母
日本的“航母梦”,由来已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用6艘航空母舰和360余架舰载机担当主攻力量,一举炸沉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太平洋舰队40余艘舰船,使其9艘主力战列舰在两小时内几乎全部葬身海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力量仅次于美国,两国各有航母10艘。战争结束时,日本帝国海军的所有航母已损失殆尽。
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日本百废待兴,加之处于美国的严密监督和管制之下,无心也无力发展军事力量。然而,8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其政治、军事野心迅速膨胀。但是由于其他亚洲国家对日本军国主义心存余悸,警惕性较高,日本稍有动作即口诛笔伐,声讨谴责,迫使日本只能偷偷酝酿制造航空母舰,并利用各种手段和机会积累经验。由此可见,日本的“航母梦”一直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招数一:“大隅”号稍加改装即可摇身变航母
据报道,日本汲取自己二战时的经验及英阿马岛战争的经验,在建造大型民用船只包括邮船、客轮及货船时,对关键部件和线路都要进行特殊设计和布置,便于在战时进行迅速改装。其中的一些大型船只稍加改动就可以被改装成直升机航母。
1998年3月,日本建造的运输舰“大隅”号服役,其排水量达1.3万吨,与泰国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小型航母相当(1.2万吨)。尽管日本一再澄清其只是一艘“两栖运输登陆舰”,但是却不能因此而排除其被用作垂直/短距起降的训练、实验舰的可能。7月16日,日本又利用钢板试验成功并建造了世界上首座海上浮动机场,有日本空中自卫队战机在其上起降,从实践上验证了“浮岛”的可行性。日本在这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招数二:明明是轻型航母偏叫“直升机护卫舰”
日本海上自卫队已在2004年度的防卫预算中,投资约1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3亿元)的经费建造一艘大型“直升机护卫舰”,其实际性质相当于一艘轻型航母。新型“直升机护卫舰”可以让3架直升机同时起降,虽然没有搭载战斗机,但是也算是“航空母舰型舰艇”。此“直升机护卫舰”的基准排水量为1.35万吨,将是日本战斗舰艇中首次超过1万吨的大型舰艇。
日本为新舰取代号为“DDH后继舰”是一种欺骗。因为“DDH”是“搭载有直升机护卫舰”的英文缩写,而新的“直升机护卫舰”不仅可搭载反潜直升机,还可搭载4架超大型运输直升机,承担登陆和两栖攻击等任务。由于情报搜集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大幅度增强,新舰还可作为舰队的旗舰使用,这也是正常意义上的护卫舰无法比拟的。更何况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装备有重量超过1万吨的护卫舰。
西方军事分析家认为,日本建造航母计划的长期目标是建立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为日本将军事干预能力扩展至整个太平洋地区创造条件。随着日本海上自卫队大型舰艇的增多,海上自卫队的活动范围将不断扩大,特别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大批“航母型”战舰的服役,将大大增强日本在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干预能力。可以预见,未来亚太地区一旦出现“有事”局面,日本海上自卫队是绝不会坐待观望的。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巴克尔在分析日本海上军事力量时指出:“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已成为西太平洋地区最强大的海军力量,而且日本政府从来没有停止海上自卫队现代化的努力……”这的确值得这一地区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注意。
|
|
|
----------------------------------------------------------- <embed src="http://music.nx.cninfo.net/music/mp3/huanglei_07.mp3" width="316" autostart="true" height="60" </embe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