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8/10 22:58:50
|
第1楼 |
Re:聚焦日印航母计划亚洲航母追逐赛中国身处何地
泰国打破大国才有航母专利
泰国既是个大陆国家,又是个海洋国家,80年代国防战略重点是陆上边界,随着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泰国的战略重点开始转向海上,海军建设进入了快车道。为了担负保护国家安全、捍卫海洋权益以及海上救灾等使命,泰国海军决定引进1艘轻型航空母舰。
“差克里·纳吕贝特”号作为航空母舰,在世界航母家族中是“小字辈”,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使泰国海军在东南亚的地位得以提高,成为该地区最强大的一支海上力量。泰国海军在战时具备了可以随时出动的前进基地,在平时的海上救援行动中也有了一个理想的指挥、通讯中心。
一个海军兵力只有6.6万人,以往只装备护卫舰以下舰艇的一个小国海军,何以垂青起一向为大国海军方才问津的航母呢?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绝大多数国家都在裁减兵员和削减军费。在世界总体形势趋缓的情况下,泰国却来了个“逆裁军”,反而发展起航空母舰。
该航母的服役标志着航母决不只是大国海军的专利,而且越来越为中小国家所看好。有人曾进行过简单计算,一艘“尼米兹”级现役航母建造费约为45亿美元,舰载机约为45亿美元,如果再算上护航舰只费用,总额则超过100亿美元。这笔费用别说小国,就连法国、英国这样的二流海上强国恐怕也难以负担。
而中小型航母建造费用需要不多,也不甚复杂。以“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母为例,它的建造费约为2.75亿美元,近年来建造费用虽有所增加,但基本上还能被1995年军费开支40亿美元的泰国军方所接受。其技术难度也比“尼米兹”级航母小得多。
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泰国经济不景气,军费开支拮据,航母战斗群的维护保养经费更显紧张,出海训练、执勤极少,目前长期停靠军港,供泰国民众免费登舰参观。
海洋利益+经济实力=亚洲航母追逐赛
特邀评论:Afreet
航空母舰,海军装备体系中最璀璨夺目的宝石,当代远洋舰队的中坚与核心。与核潜艇一样,它是强大海军力量的主要标志,缺少二者之一的海军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远洋海军。在制空权决定制海权的理论没有被现实淘汰之前,提供远程打击和空中掩护能力的航空母舰将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海战兵器。自航母诞生以来,亚洲各国海军除了旧日本联合海军之外,均与航母无缘,直到二战后由于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维护海洋利益的战略需求,从而具备了航母存在和运用的基本前提。
各国航母发展进度不一,印度海军已经具备多年使用航母经验,印巴战争中舰载机出动4000多架次,战果显赫,是亚洲国家中唯一具有航母实战经验的海军。未来发展深受俄罗斯影响,使用米格29K舰载战斗机和滑跃起飞甲板。日韩两国则选择了先从用途广泛、建造难度小的两栖登陆舰起步,逐步向可使用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中型航母靠拢,当然,使用同由美国提供的F35STOL型争夺制空权无疑稍显滑稽。泰国海军在航母竞赛中早已力不从心,未来也不会有太大作为。
最近AMI海军分析咨询公司提供的报告预测:在未来若干年内,东亚3国以及印度将在新建海军舰只上每年花费约150亿美元,超过西欧的90亿美元和美国的120亿美元,成为世界新建海军船舶市场的主要推动者,此起彼伏的航母追逐赛将这个结论表现的淋漓尽致。目前除美国海军外,仅英法两国有3艘中型航母建造计划,而亚洲三国也将这类航母纳入海军发展计划,数量上也将持平。
很明显,亚洲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长,海军经费充足,科研投入也极大增加,使得海军发展有了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对海外原料、燃油、市场的依赖,使得保护海上交通线、争夺海洋权益、维护海洋安全成为海军的首要使命,对于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航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战略需求决定装备发展,技术和经济水平保证装备发展的朴素真理再次得到了体现。
在可预见的将来,亚洲的海洋将注定不会平静。而中国,又将在这场亚洲航母竞赛中身处何地?中国海军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
|
|
----------------------------------------------------------- <embed src="http://music.nx.cninfo.net/music/mp3/huanglei_07.mp3" width="316" autostart="true" height="60" </embe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