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情感世界 >> 滚滚红尘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你为什么要活着!!!!!!!!!!!!!!
号码:158903
呢称:
没天亮
等级:4
积分:48518
主题:1429
回复:3897
注册:2002/3/16 10:30:28
发表:2006/9/28 21:26:30 人气:197 楼主
你为什么要活着!!!!!!!!!!!!!!


  来到网络之后,人们所遇到的事物应该说是事事难料.面对的人与人群是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难能一见的。这里没有职务、地位、身份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连性别也没有。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网络虚拟的原故之一吧。其实这是个认识问题,与世界观相连。今天我不谈这些,有兴趣的人可以参见拙撰《网络虚拟》一文。



  大家或许很少知道,我接触网络就是因“感悟人生”而来。当初为“心灵相约”(参见《在“心灵相约”的感受》)“感悟人生”(参见《我所感悟的人生》)栏目的奠基人和开创者。这并不是说我在人生这方面就有什么权威性的发言权。我也是一名学生,也是在学习当中探讨人生罢了。



 那么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是个非常严谨的问题。如果人在狭义的人生和广义的人生概念中摇摆不定,甚至是逻辑混乱。那会导致个体的生存目标出现偏离,这些情况我们在社会化环境中随处可见。



  今天,我要说个体生存有关的话题。就是“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叫他课题也可以。作为个体的人(人是主体)常常在这个问题上徘徊,有的人在生存过程中陷于这种迷茫之中的,应该不是一两次或数十次的问题。那么,导致个体对“人为什么活着”总有疑问的起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先不说客观现实对个体的影响和刺激等外在方面的因素。对这个硕大的课题,由于本人的学识有限只能一个一个的探讨。



  导致个体对“对人为什么活着”的疑问。在现实的社会中枚不盛举,但纠其自身原因并不多见。人都把原因推给了外在,就外在因素我将在后续的文章中阐述。



  人们在产生对“为什么活着”置疑的原因,的确是在受到某种外界的行为和刺激下形成的。但是这是与个体自身对事物影响和刺激的认识水平相一致的。假使没有任何的事物可以让人感觉到“天会塌下来”,那么就不可能对“活着”产生疑问。这就是个体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分析能力的问题。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过程中应该怎样看待事物,怎样对待事物,这是一个处理事物的基础。可以这样讲,凡是对“活着”有疑问的人,都是在个体认识事物上有不同之处,纠葛在某种“自挖的陷阱”之中而不能自拔。假如我们可以在某一个事物发生之前,能明确的判断出这个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那么这个事物肯定会给你带来愉悦,带来对生存的渴望和欲想。那么人们怎么会对“活着”却要划个问号呢。



  人们对生存的“目的”与“活着”的关系非常紧密,这也就是常人说的生活兴趣。每一个人都不是孤单的生活在某个“天堂”,更不是生活在理想之中。现实的生活中,要抛弃对“活着”的疑问,就必须学习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一但在失算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检讨的是自己。而不是一味的将原因归咎与客观。如果是这样,那你就不如什么事都不接触与任何人都不交往。这因该是可能的。相反,你还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还要接触人和事物,那么你就要对所有的事物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不要不研究自己,那会导致更多更大对“活着”的疑问。



  有人在“活着”的概念下用一个“爱”加以解释,应该说这是不全面的。爱,可以让人在心理和意识上有所依托,但它不是个体的真生存。爱的广泛不可以让我们跟着爱走,就象爱父母一样。他们的离去并带不走我们的爱。我们自身的爱也不会因为我们的离去而留下来。它是一个精神产物。而“活着”是在某种程度上是物质的范畴。物质的变化是可以人为的,但其本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可以转移的只有我们个体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每当一些事物在发展变化等过程中出乎个体的预料时,只要我们不能重新认识这一事物,重新审视自己。把它作为一个新的事物开始,积极的、正确的直面它。应该说它是不会与人的“活着”有什么不可分割的联系。把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同“活着”联系起来应该说是对事物的一种逃避。就算是个体把生命结束了, 那事物就荡然无存了吗?怎么可能!



  我曾这样认为,除了个体生长出来的“牙”属于自己。其它的都是身外之物,都不属于自己。而凡是身外之物都要个体不断的更新认识。其中包括人和物,就拿“爱”来说事,爱也是随着被爱的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爱不是永恒的、不是绝对的,何况是事物。



  一句话“活着”是对客观事物积极面对的一种方式。“活着”是积极对待人和事物的基本条件,事物是由“活着”所决定,事物是因“活着”而变化。而“活着”则不同。“活着”是个体的自然有限的规律;“事物”则是“活着”的自然属性。这是从总体上看,而在个体上“活着”和“事物”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活着”的个体只能对“事物”的发展及其变化的程度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更改不了事物的本质。



  从对“活着”的疑问中走出来,是正确认识和现实生存的开始,从认识和判断的过程中找到“活着”的意义与价值,这是个体生存的动力。所以生活对每一个活着的人来说只有开头,没有结尾。即使是“活着”结束了,我们也总应该说给后人留下一些什么吧。

 
-----------------------------------------------------------
http://spaces.msn.com/members/19811117chenhao

有人说:我在路上,你在路上,他也在路上,只是不知道谁在

谁的路上,自己又在哪条路上.

我曰:无间道!
 本主题共有回复 0 个 本页: 0 -- 0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