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1/5/4 10:27:00 人气:736
|
楼主 |
某日(之二)
记得那是一个雨后的下午,还是和往常一样,我休息过后,打开音响,泡上一杯浓茶,在吞云吐雾中开始了我的音乐之旅。 照例的先是热机,先放进CD抽屉是一张号称“无敌天碟”的HDCD,当然我的CD还没有HDCD播放功能,但据说在一般CD机上多少还是可以感觉到其优异的录音的。这张CD的指挥是日本人大植英次,乐团是美国各州的交响乐团。直接选取第五首,是莫扎特的第二十一钢协选段,清晰的近乎透明的声音从扬声器里流泻出来,极为优美的旋律立刻呈现在我的面前,这好象是来自天堂的声音,不带人间烟火的,让人感到的是澄静,一种过滤心情的澄静。遗憾的是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值得下手去买的全版。其后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选段,与上一首截然不同,静寂的开始只是狂野的陪衬,在一段轻弦乐轻响之后,一声定音鼓敲的震撼无比,全身都感到那低頻在空气中的暗涌!乐队全奏的激动不安的音乐好象就是一只在火中涅磐的凤凰在获得新生中起舞! 领教过HDCD的威力之后,乱翻了一阵CD架上的唱片,看看哪张都想听的,却又不知听哪张。还是来个咱中国的经典的吧,是俞丽拿的梁祝,很早的录音了,是和陈夑阳,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那张。这是一首单乐章奏鸣曲式的小提琴协奏曲,此曲在创作中大量吸收了民族音乐的特点,听来让人很有一种亲切感.按下PLAY,在一片弦乐的轻轻颤动中,竹笛悠扬的声音,双簧管则奏出了一段优美的旋律,一片鸟语花香的明媚春光.独奏小提琴进入,轻柔的奏出熟悉的主题,之后是则是由大提与独奏小提展开的一段对话,这是我很喜欢一段,这一对话在后来的发展部中有更大的扩展.独奏小提琴在一大段自由热烈的华彩后,是轻松活泼的第二主题,这是二人同窗数年所结下的深厚感情和欢愉幸福的描述.进入结尾了,哀婉如泣如述的旋律是两人长亭惜别依恋不舍的情景.整个音乐的情绪在锣和定音鼓与乐队不协和音的陪衬下变的沉重与阴暗.这是展开部了.长号具有压迫力的声音,是英台家庭的写照.而此刻的独奏小提琴是那么的无助,痛苦!但其间又有英台不安与此的反抗挣扎.这一主题与压迫的主题不断反复交织出现,使音乐的情绪是越来越激动紧张,进而是形成一个高潮!楼台相会,大小提琴在动情的倾诉,这是两人的爱情表达,有一种长相思催心肝的哀痛,更有忠贞不渝的誓言!这一段的感染力很强,极有魅力.进行到哭灵时,音乐采用了传统戏曲中的紧打慢唱的手法,板鼓尖锐的声音,不断加快的节奏,加上小提琴悲痛欲绝的演奏,将乐曲的悲剧性推向高潮!一声惊天动地的锣钹,祝英台纵身跳入梁山泊的坟里!全乐队铺天盖地的管弦齐奏,悲切的重复着爱情主题的片段.再现部中将呈示部的爱情主题再一次重现,将其升华.竖琴与长笛把人带进虚无缥缈的仙境.独奏小提琴拉出了难忘的主题.在乐队弦乐组的伴奏下,深情的演绎出梁祝二人化为蝴蝶翩翩起舞.全曲二十五六分钟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 梁祝的版本我听过约有三四个,有盛中国与国交版, 西崎崇子与名古屋管弦乐团版,现在又有了吕思清版了.俞丽拿是首演这部作品的,因此一直是比较权威的,在我的比较中,虽说俞的版比较早一点.录音的质量不敢恭维.但是演绎确实很到位,柔情万转,很感人.盛中国的版则是倾向于大气,线条较为硬朗,别有一种风味,也很好听.西崎崇子是日本人,在演奏上和盛一样是技巧无可挑剔,但是总觉得隔了点什么,乐队伴奏有时也不到位.而吕思清的版则还没有聆听过,有机会要试试. 一个下午过去了.每次的欣赏后总要上街转转,上电脑房玩玩三国志,帝国时代,在征服中满足自己一下,嘿. 谢谢! |
|
|
-----------------------------------------------------------  > 此情只待梦里寻!
|
|
|